第1章 粒子的模型和符號
第1章 粒子的模型和符號
班級 姓名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
①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③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④三種微粒的質量、體積都非常小,彼此間有間隔,總是處在不停的運動之中。同種分子(或原子、離子)的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或原子、離子)的性質不同。同種原子構成不同物質時結構是不一樣的,如金剛石、石墨和足球烯。
⑤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例如水分子電解后分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每兩個氫原子構成一個氫分子,每兩個氧原子構成一個氧分子。
⑥原子不可分,但原子可以轉變成離子。
2、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與修正:①道爾頓(實心球原子結構)——湯姆森(“西瓜模型”)——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玻爾(“分層模型”)——現代“電子云模型”
②原子的構成:
③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質子和中子又是由夸克構成的。
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所以判斷是否為同一元素的標準就是看質子數是否相同。要注意的是,元素指的是一類原子,不包括分子、帶電的原子團等微粒。
4、同位素原子:原子中原子核內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相同的同類原子統稱為同位素原子。如氫有氕、氘、氚三種同位素原子。同位素原子在工業、農業、醫療、國防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5、元素分為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元素)兩大類。目前發現的元素有110多種。
6、元素的分布
①在地殼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屬元素含意最多的是鋁,其次是鐵。
②在人體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碳和氫。鐵、碘、鋅等為微量元素。
③海水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氫,含量較高的還有氯元素和鈉元素。
④有機化合物主要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7、元素符號:國際上通用的表示元素名稱的符號。元素符號表達的意義是:表示某一種元素,也可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8、元素周期表:元素根據其核電荷數從小到大按原子結構規律排成的周期表叫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質子數逐漸增加。在同一族內,各元素的化學性質都很相似。
9、物質的分類: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
10、化學式:用元素符號表示分子組成的式子。
ⅰ、書寫化學式的一般規律:一般將正價元素或原子團的符號寫在左邊,負價元素或原子團的符號寫在右邊(ch4、nh3等有機物除外)。
ⅱ、書寫化學式要符合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
化學式的意義 以h2o為例說明
①表示一種物質 表示水這種物質
②表示組成物質的元素種類 表示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③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 表示一個水分子
④表示組成物質的每一個分子里原子的種類和數目 表示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