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變異
第四節 生物的變異
一、基因突變
1.基因突變的概念
2.基因突變的原因
3.基因突變的特點
第二課時
。ǎ┟鞔_目標
出示本節課應達到的學習目標。
1.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及成就(a:知道)。
2.基因重組的概念和意義(b:識記)。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復習提問
。1)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什么?它是怎樣發生的?
。2)什么是誘發突變?它與自然突變的區別?
上述問題由學生—一回答。
誘發突變和自然突變在表現型上和遺傳規律上沒有區別,只是在人為條件下增加了突變出現的頻率。
誘發突變又叫人工誘變,在生產實際中得到廣泛應用。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4.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
指導學生閱書第50頁后,回答問題:
。╨)人工誘變的概念?
(2)人工誘變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誘發基因突變常用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電離射線如x射線、y射線等,非電離射線如紫外線等,它們都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遺傳物質,能引起有機體的突變。
誘發基因突變的化學因素如亞硝酸、硫酸二乙酯等,它們往往作用在核酸的堿基上,有時會引起dna分子在復制時發生堿基配對的“差錯”,而產生突變。
。3)誘變育種舉例
人工誘變和雜交育種一樣,能創造動植物新品種。20世紀60年代,我國培育出數百個農作物新品種。這些新品種具有抗病力強,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如黑龍江農科院培育成的“黑農五號”6個大豆新品種,產量提高了16%,含油量比原來的品種提高了2.5%。
應用誘變因素培養優良菌種在微生物選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青毒素高產菌株的培育,從1943年最初的菌種分泌的青毒素產量只有20單位/ml,到目前青毒素產量已達到 單位/ml,就是人工誘變的一個典型例子。
問:誘變育種有哪些優點呢?
學生回答。
通過人工誘變,可以大大提高突變率,再經過人工選擇及一些育種措施,培育出人類需要的優良的生物品種。
問:可遺傳的變異除基因突變外,還有哪些來源?
答: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二、基因重組
問:什么叫基因重組?基因重組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舉例說明
讓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遺傳定律后,再—一回答。
1.基因重組的概念
基因重組是指生物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這里必須注意到,基因重組只是生物個體的基因型發生了改變,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新的基因組合,而基因本身的結構并沒有改變。
2.根本原因
基因重組產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基因的自由組合,即控制兩對或兩對以上相對性狀的等位基因,位于兩對或兩對以上同源染色體上,該生物個體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間的自由組合。另一方面是由于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原來連鎖在一條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 在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復制后的同源染色體聯會后,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由于交叉而交換,基因也隨著交換。
上述二種原因,都能形成基因的重組,而新的重組基因類型又導致了不同相對性狀的重組,使后代產生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