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細胞的增殖教案
第1節 細胞的增殖
一、教學目標
1.簡述細胞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
2.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并概述其過程。
3.描述細胞的無絲分裂。
4.模擬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探討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細胞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
2.教學難點
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各個時期染色體行為和數目的變化,以及dna數量的變化。
三、教學策略
本節教學內容可安排2課時,包括講課和2個學生實驗。本節安排了模擬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的實驗,目的是使學生知道模擬的方法也是科學研究的方法之一。教師應當采取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活動主動學習的教學模式。
本節應重點以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為例學習有絲分裂的知識。還要注重對各種課程資源的選擇、整合和優化。可事先用吹塑板做成細胞和染色體模型,兩人一組,教師邊講解邊在黑板粘貼有絲分裂各時期剪貼圖,同時學生在課桌上的細胞模型中用染色體模型操作。最后通過電教手段把動態的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再現出來。強調細胞分裂的各時期是為了研究方便人為劃分的,實際上有絲分裂是一個動態的連續過程。傳統的教學方式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既讓學生感受細胞分裂過程的動態性和連續性,又能克服電教手段轉瞬即逝的弊端。通過剪貼圖和染色體行為的模型建構,突出了探究學習,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建構。
在講述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時,可把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全過程同時呈現出來。讓學生觀察對比,歸納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在這里,教師可進一步引導學生歸納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共同特征即有絲分裂的實質: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從而保持了遺傳物質的穩定性,使學生理解有絲分裂對生物遺傳的重要意義。
對無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處理,按教材內容講述即可,不宜過多發揮。
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考慮到裝片的制作和觀察的難度和效果,教材處理為驗證性實驗。如果具有洋蔥根尖有絲分裂過程的數碼顯微攝像的課程資源,教師也可大膽嘗試,進行知識發生過程式教學。先做實驗,創造和再現科學家發現細胞有絲分裂的條件和工作過程,獲得感性認識后,再進行理性的思考,把拍攝到的靜止圖像,按照想像的細胞分裂過程圖像的正常順序排序,把學生已形成的細胞分裂靜態圖像轉化為連續的動態畫面,突出學生的主動探究。
關于實驗“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的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1.準備
上課前一天,準備足夠的酚酞瓊脂塊。酚酞瓊脂塊的制備方法:每升水加30 g瓊脂,不斷攪拌下煮沸。在它冷卻固化前,加1 g酚酞,并攪拌使之充分混合。若混合物呈粉紅色,加數滴質量分數為0.1%的鹽酸至粉紅色退去。將混合物放在平底淺盤中,使混合物高度約為3 cm。瓊脂固化后,將其切成3 cm×3 cm×6 cm的小塊。
2.教學策略
建議引導同學先設計模擬實驗的方案,然后再討論各種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實施教材提供的方案。
3.注意事項
酚酞是白色粉末,無臭,如果接觸某些人的皮膚會引起過敏反應。因此,在準備實驗材料時,最好戴橡皮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