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意義是教學中的難點。為了理解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基因突變能產生新的基因嗎?這些新的基因產生的新性狀對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義(有利還是有害)?自然環境會選擇哪些個體生存下來?通過這些設問,使學生理解基因突變最重要的特點是產生了新的基因,原來的基因和新的基因所表達的性狀為自然環境提供了選擇的材料。基因重組盡管不能產生新的基因,但可以產生不同的生物性狀組合,產生新的基因型。所以說,基因重組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可供選擇的材料。
5.以填表的形式引導學生對比和總結。
教師在教學結束時,可將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進行列表總結,其中的總結內容可由學生討論回答。
基因突變
基因重組
本質 基因的分子結構發生改變,產生了新基因,出現了新的性狀。 不同基因的重新組合,不產生新基因,而是產生新的基因型,使不同性狀重新組合。 發生時間及原因 細胞分裂間期dna分子復制時,由于外界理化因素或自身生理因素引起的堿基對的替換、增添或缺失。 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中,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了自由組合。 條件 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和內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有性生殖過程中進行減數分裂形成生殖細胞。 意義 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生物變異的來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 發生可能 突變頻率低,但普遍存在。 有性生殖中非常普遍。
四、答案和提示
(一)問題探討
提示:dna分子攜帶的遺傳信息發生了改變。但由于密碼的簡并性,dna編碼的氨基酸不一定改變。如果氨基酸發生了改變,生物體的性狀可能發生改變。改變的性狀對生物體的生存可能有害,可能有利,也有可能既無害也無利。
(二)思考與討論一
1.圖中谷氨酸發生了改變,變成了纈氨酸。
2.提示:可查看教材表4-1,20種氨基酸的密碼子表。
3.能夠遺傳。突變后的dna分子復制,通過減數分裂形成帶有突變基因的生殖細胞,并將突變基因傳遞給下一代。
(三)思考與討論二
1.223種精子;223種卵細胞。
2.需要有246+1個個體;不可能。
3.提示:可以從染色體上基因的多樣性、減數分裂過程中配子形成的過程以及基因重組等角度思考。
生物體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在減數分裂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重新組合。人的基因約有3萬多個,因此,形成生殖細胞的類型也非常多,由生殖細胞通過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的類型也就非常多。所以,人群中個體性狀是多種多樣的。
(四)旁欄思考題
因為紫外線和x射線易誘發基因突變,使人患癌癥。
(五)批判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