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明確問題
(2)問題的價值
判斷一個問題是否有價值,必須從以下問題著手:
①所提出的問題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學原理?
②迄今為止,能否確認該問題尚未得到充分解決?
③在你調查的范圍里,該問題是否具有普遍意義?在更廣的范圍內,這個問題是否有意義?
④在多個問題同時發生時,該問題是否是主要問題?
⑤現有的技術條件能否解決這個問題?技術發展以后呢?
⑥解決該問題所需的投入是多少?投入與產出的比是否理想?
①有無科學與技術的有關規定,技術不能違背科學原理。第②③⑥與我們設計的產品有關,第②是研究問題是否得到充分解決,還有沒有投入力量與經費進一步解決的必要;③⑥與技術的經濟性有關,即產品能不能賣出去,需要量多大,能不能有經濟效益的問題。第④是看問題是否是最緊要最關鍵最重要。第⑤與是否有能力解決有關。
練習:
判斷下列問題的價值:
① 能否制造出一個不需要任何能源的機械裝置帶動車輛運行?
② 能否下雨天不帶傘但也不會淋濕身體?
③ 能否去火星上種果樹?
④ 手機信號塔附近居民患癌率比其他地方居民高四倍。能否設計出沒有電磁輻射的手機,以確保人們的健康?
⑤ 能不能把水“變成”油?
水變油事件——曾有人聲稱做了大量實驗發明了水變油的技術,即水通過機器后變成了油。水變油一度被宣傳為中國繼古代的“四大發明”之后的第五大發明,這場鬧劇已經使國家損失了四億元。
馬上行動:試判斷“怎樣才能將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地利用起來”這一問題的價值。
3.明確問題內容與價值的其他形式:
信息收集 調查分析
明確問題的內容與價值,除了需要進行一些主觀的分析外,還可以借助于一些研究手段(如信息收集、調查分析等)來進行。這樣,既可以深化對問題的認識,進一步明確問題的內容與價值,又可以為分析問題解決的條件及實現的可行性、提出設計要求奠定基礎。
案例分析:孫宇等同學臺燈設計項目。
討論:孫宇等四組同學借助信息收集、調查分析等手段明確學生臺燈問題的內容與價值的過程是否合理?談談你的認識。
注:有關調查問卷,課文中已有兩處提及,學生也有了一定的基礎。這里可直接讓學生進行評析,使學生在評析中深化認識。
注:資料統計結果的圖表有很多種,可放開處學生聯想歸納、創造。與此同時,要注意統計中的分析與判斷,以便為設計過程的后續奠定思想基礎。
我們學習需要老師、教師、書本、多媒體等,同樣我們進行技術設計也需要一定的資源,但資源往往是有限的。所以對于設計來說,這些都會成為限制因素。因此,明確了一個問題的內容和價值之后,要想解決問題,我們還需要考慮一些限制條件。
二、明確問題受到的限制及具體的設計任務
問題和設計受到的限制主要由兩個方面決定的:
(1)設計對象的特點和問題解決的標準——客觀條件。
(2)設計者的技術能力與條件——主客觀條件。
主觀條件:是否有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知識技能。
客觀條件:問題的解決過程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需要一定的材料、資料、儀器、設備以及空間等作支撐,而這些資源也都是有限的。
思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析自己進行技術設計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