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方案的構思方法》(蘇教版)第1課時教案及反思
教學目標:1、能就具體的設計任務進行一定的設計分析;
2、能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或標準件;
3、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個性與交流能力。
教材分析:1、《方案的構思方法》在教材中的位置是位于第四章《發現與明確問題》之后,屬于設計的一般過程的具體教學,在教材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第二章中人機關系、第三章設計的一般原則在設計過程中的具體運用。
2、《方案的構思方法》一節是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設計分析,第二部分是方案的構思方法結構。設計分析部分借助于臺燈為例,說明設計分析的基本思路,并在臺燈的各個部件進行設計分析中熟悉設計分析的基本思路,這也就是《方案的構思方法》第1課時的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
附:《方案的構思方法》(蘇教版)第1課時的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后,本人對第五章《方案的構思方法》(蘇教版)第1課時的教學進行了反思,感覺教學中存在有如下的一些令自己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
滿意的:
1. 基本上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在課堂內,學生能與老師、同學平等對話,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真正實現了課堂民主,體現了新課程下新型的師生關系。
2.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在前兩周時出現了學習積極性不高、參與活動不主動的情況。本節課,課堂上運用角色扮演創設情景,有效地調控了學生的注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較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解決了技術課堂出現的內驅力不足問題,為課堂內的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活動做了準備。
3.學生在課堂內不僅僅學習了設計分析的基本思路,還創造性地做了一些分析,這在后一節方案構思中運用“草圖法”時,完全表露了出來。
4.基本達成了課時所預計的內容目標、過程目標與情感態度方面的目標:①能就具體的設計任務進行一定的設計分析;②能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或標準件;③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個性與交流能力。
不滿意:
1.教材中結合臺燈各部件的具體設計,使學生熟悉設計的基本思路。但作為教師的我對于教材列舉的每個部件的性能、特點卻知之甚少,無法更好地指導學生;
2.所用的合作交流是2-3人的小組,一直沒嘗試過教材一般要求的4-6人的小組合作,這一直是我的一個不滿意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