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產品的使用和保養》教學案例
海南省嘉積中學 郭一志
一、課標:
本章內容包括“產品說明書及其編”和“技術產品的使用、維護和保養”兩個部分。根據學生已經學習的內容和認知特點,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制定產品說明書和對相關案例的分析,引導學生在學中做和做中學,在完成技術產品的使用和維護過程中,適時地了解有關的產品說明書或用戶手冊的作用和一般結構,能編寫簡單的產品說明書或用戶手冊,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和動手能力。
二、教學對象分析:
通過前而各章的教學,學生知道了技術與設計的基本知識、技術設計的一般過程和原則,并已親自進行了設計和實踐,獲得了一定的設計體驗。在本章中,我們將讓學生站在技術產品的設計者和使用者的角度來審視技術產品的使用和維護問題,進一步總結和加深對設計的體驗,促進技術素養的提高。
三、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了解產品說明書或用戶手冊的作用與一般結構;
2、了解技術產品常用的維護和保養方法。
3、了解技術產品的服務途徑。
能力目標:
1、能編寫簡單的產品說明書或用戶手冊;
2、能正確閱讀和理解產品說明書和用戶手冊。
態度和情感:
1、知道產品是為人而設計的;
2、設計者對產品的表達正確與否將會影響人們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設計成果
3、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觀念。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1、了解產品說明書或用戶手冊的作用與一般結構。
2、了解技術產品常用的維護和保養方法。
難點: 能編寫簡單的產品說明書或用戶手冊。
五、教學策略:
1、教學方法:本章的教學采用“問題情景——內容展開——總結提升的模式展開。關注學生能否用不同的語言表達、交流自己的體驗和想法。學生隨著“回想——聯想——猜想”的思維過程,對教學內容步步展開,使學生親歷自主探索和思維升華的過程。
2、學法: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導學生自主觀察、總結,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豐富自己的思維方式,獲得不同的體驗和不同的發展。注意引導學生體會產品說明與設計過程、原則和評價之間的聯系,感受設計工作的整體性。
六、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如何用手機發短信。現在的手機有許多功能和款式,它們發短信的方法有所不同,我們是怎樣知道如何才能用手機發布短信的?
2、我該吃多少藥?(根據教材提供的案例進行分析)
(二)教學內容講解:產品說明書的設計是產品設計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者通過產品說明書可以了解產品的性能。了解產品的使用、維護和保養的方法等。科學地使用、維護和管理技術產品,不僅是每一個消費者面對琳瑯滿目的技術產品應當具有的基本素養,而且也是衡量人們技術素養的一項重要指標。
1、產品說明書及其作用:產品說明書也稱為用戶手冊。
案例分析:說明書表述錯誤引發的卡式爐的爆炸(課本p158頁案例)
課堂討論:說明書有何作用?談談自己的親身感受!(引導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去思考和舉例來明確說明書或用戶手冊的重要性)
2、產品說明書的編寫:產品說明書的現般結構——標題、正文、標記。
產品說明書的形式:條款直述式和自問自答式。
課堂提問:以上兩種產品說明書的說明方式的特點和區別是什么?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