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孩子玩樂要有度
目前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隨處可見的就是電子產品,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對于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近乎達到癡迷的程度,以下就來讓我們詳細的了解下如何才能讓孩子們學會玩樂有度吧!
但對于兒童到底是不是適宜過早的使用3c產品?從什么年齡段開始接觸比較合適?3c產品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有著怎樣的益處和弊端?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和把關?等等問題,都是如今的家長十分關心的,在又一個兒童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再次討論3c時代家長應該如何應對的問題,并分具體的年齡段進行分析,希望對為3c寶貝糾結的家長們提供一些幫助和參考。
不同年齡段兒童的數碼計劃
0歲以下:胎教宜早 難題不多
還在媽媽肚子里面的寶貝,數碼產品能夠產生的負面影響微乎其微,因為這時候主動權都掌握在爸爸、媽媽手中。對于這個階段的寶寶,很多教育專家都認為,胎教還是越早越好,雖然寶寶還在肚子里,但溫柔和緩的音樂仍然是和孩子提前進行互動的一種良好方式。
對于胎教而言,最好的數碼產品應該是m p3之類的音樂播放設備,當然音質更好的床頭音響+cd播放器的組合會更好。更關鍵的還是音樂內容的選擇,這方面輕音樂是不錯的選擇,例如挪威樂團神秘園的作品就不錯。如果選擇ipod進行胎教,就可以選擇一些有聲讀物的軟件,例如詩朗誦作品或者輕小說、散文作品的美聲朗誦版,這些都是胎教過程中的必備武器。借助這些數碼產品,父母可以省去一些自行朗誦的辛勞,又可以為孩子的成長營造出輕松、愜意的氛圍。當然,如果時間充裕、精力足夠的話,我們更建議準父母們能親力親為,用自己溫柔的聲音給孩子讀上幾首小詩、一段童話,讓肚子里的寶貝更快熟悉爸爸媽媽的聲音,這種親子互動的效果是數碼產品無法實現的。
0-2歲:適量接觸 遠離電視
2歲之前的小寶寶對于任何新鮮事物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在1歲之前,孩子們大多還不會說話,視力也沒有發育完全,這個階段的數碼產品使用仍然應該以音頻類設備為主,例如m p3接上喇叭給孩子播放一些童謠、兒歌,或者部分旋律較為輕快的音樂,能夠鍛煉孩子的節奏感。
另外,通過m p3或者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給孩子聽一些有聲的故事書也是一種可行的手段,尤其是在孩子半歲之后,適度地通過平板電腦等產品,采用看圖說話類的軟件,讓孩子嘗試用手觸摸、控制這些產品,也可以作為一種早教的嘗試。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視力發育還不夠成熟、聽力系統也仍然需保護,在這些產品的使用過程中,家長要注意控制,播放音量不要太大,屏幕類的產品接觸時間也不要太長。
1歲之后的孩子,互動能力已經大幅增強,這個階段可以利用平板電腦、點讀機、早教機等進行一些啟蒙教育。點讀機類產品具有良好互動界面,可以幫助孩子進行識字或者看圖辨物的訓練,而平板電腦則通過加裝涂鴉軟件,讓孩子動手進行一些寫寫畫畫的訓練。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年齡段孩子應該盡量遠離電視,一方面電視機的輻射較大,另一方面電視畫面過于鮮艷、動態畫面過多,這對于孩子稚嫩的視力系統是一種不小的考驗,當然更可怕的是,常看電視容易讓孩子養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這一點對后期教育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