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電子郵件
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
學生學會自己申請郵箱,使用系統提供的幫助功能,用電子郵件與他人溝通,獲取、交流信息。
2. 能力目標:
能夠使用郵箱收、發郵件。
3. 情感目標:
感受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產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會使用電子郵件與他人溝通,獲取、交流信息。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平常的信件是由郵政部門按收信人和發信人的地址進行傳遞的,而電子郵箱的使用,又會是怎么樣的?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電子郵箱。
二、申請郵箱
1. 教師介紹常用的服務網站。
申請電子郵箱時,提醒學生注意網站郵箱是收費的還是免費的,以及申請郵箱時看到的服務條款。
2. 教師利用河北教育網演示申請電子郵箱的過程。
提醒:申請郵箱時,注冊的用戶名、密碼要方便自己記憶。申請注冊完成之后,一定要記住用戶名和密碼,也有必要記住密碼提示問題及答案,以便在密碼丟失后能夠據此找回。
3. 學生練習自己申請郵箱,并把郵箱的地址寫到黑板上。
三、收、發郵件
1. 根據黑板上的郵箱地址,試著給同學發一封郵件。
小提醒:書寫、收發電子郵件時應該注意以下問題:1.一定要填寫電子郵件的主題詞,這樣對方閱讀時就會盡快了解主題。2.在利用對方的來信直接回復對方的時候,不要把對方的信件內容又一次傳遞過去,這樣會加劇網絡傳輸的阻塞和擁擠。正確的做法是刪去對方信件的內容,只發送自己的信息。3.對收到要求回音的電子郵件,要及時給予答復。
2. 查看郵件。
3. 練習用附件發郵件
學生自己看書,練習發送,教師點撥。
四、關于郵箱安全
討論:如何注意郵箱的安全?
由于郵箱是聯網的,可能會受到病毒的侵襲,因此要注意郵箱的安全。一般的方法有:對于陌生人的郵件慎重打開;使用完郵箱及時退出;不要隨便留下自己的郵箱地址。
五、交流
交流時,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比較電子郵件與傳統郵件的異同,不要求總結的全面,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行,最后教師可以做總結概括。
1.表達手法的多樣性。傳統書信只局限于文字符號和圖片。而電子信件則突破可以插入人物語音或背景音樂、一段動畫或視頻鏡頭,它們之間可以進行完善的信息交互、轉換和融合。
2.結構模式的開放性。傳統書信是一種線性結構,讀者只能遵循作者的原有思路進行閱讀。它無法將另一部作品的信息納入到當前閱讀的文本結構中來。而電子信件具有超文本的結構,可以在作者設定的文本節點上,在電腦網絡中進行無限的延伸。
3.傳播方式的便捷性。傳統書信的傳遞受交通工具的制約,少則幾天,多則幾周,寄往國外的時間更長。而電子信件則是以光速進行傳遞,幾乎瞬間就送達對方的服務器郵箱,不管它在世界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