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二單元 熱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二單元 熱
1、熱起來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有多種方法可以產生熱。
2、加穿衣服會使人感覺到熱,但并不是衣服給人體增加了熱量。
過程與方法:
1、自主設計實驗探究衣服是否能為身體增加熱量。
2、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邏輯的實驗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對熱現象產生探究的興趣。
2、尊重客觀事實。
教學重點:自主設計實驗探究衣服是否能為身體增加熱量。
教學難點:設計、驗證“衣服能不能自己產生熱”的活動
教學準備:溫度計、毛巾、實驗記錄單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與學生握手感覺手涼手熱。
師:你有什么辦法使我(或你)的手熱起來嗎?(板書課題:熱起來了)
師:大家思考過沒有,為什么搓手能使我們的手熱起來?(摩擦產生了熱)
二、討論使我們身體熱起來的原因
1、冬天,我們覺得很冷時,有什么辦法使我們的身體熱起來?
2、小組討論交流(老師板書時分四類板書1、外界物質直接給予熱;2、外界物質吃進我們身體變成熱;3、自身運動產生熱的;4、保溫的)
3、分析使我們身體熱的原因
師:分析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們的身體熱起來的?
板書:曬太陽、溫泉、烤火……(外界物質給予熱量)
吃食物 (外界物質吃進身體產生熱量)
跑步等運動 (血液循環加快)
加穿衣服 、蓋被子 ----- ?
師:加穿衣服后,我們的身體為什么會感覺熱起來呢?
討論匯報(加穿衣服使我們熱起來的原因-----衣服能生熱;衣服不能生熱,,衣服的作用是保溫,阻止熱量散發,同時阻擋冷氣進入.....)
(通過提出這樣一個發散的問題,引發學生積極思考,為什么會熱起來,熱的產生跟什么有關?在師生交流活動中,知道使身體熱起來的一些方法,同時引出衣服能不能自己產生熱的問題。)
三、研究衣服否生熱的問題
1、師: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窩時,你的被子是涼還是熱的呢?說明什么?
2、學生交流。
3、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熱呢?我們怎么研究這個問題?
4、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加穿衣服是不會給身體增加熱量。(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方法)
5、交流研究方法。
(通過討論、驗證衣服能不能自己產生熱的活動,使學生經歷“問題——解釋——思維論證——實驗驗證”的探究過程。在交流活動中學生的方案可能存在不嚴謹的地方,教師要和孩子們集體研討,發現問題,提出調整建議)
6、學生分組驗證實驗,根據實驗現象進行交流。
四、小結:
1、通過實驗,你們現在是怎么認為的?
2、通過實驗研究你們有什么新的發現?
3、通過實驗研究你們有什么新的想法?
4、通過實驗你們有什么新的問題?
板書設計: 1、熱起來了
曬太陽、溫泉、烤火……(外界物質給予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