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生物與環境教案
生物與環境
第一課時 設計種子發芽實驗
教學目標:
1. 通過種子發芽實驗,啟發學生對實驗觀察的興趣;
2. 經歷設計種子發芽實驗的過程,學習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種子發言條件;
3. 了解設計實驗、制訂實驗計劃的步驟和內容,能按要求設計出自己的實驗計劃。
教學重點:能設計種子發芽的實驗。
教學難點:會提出種子發芽實驗要解決的兩個問題。
教學準備:
設計實驗用的表格。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引導學生閱讀p1上的文字。
2. 談話引入。
師:“上學期同學們學習得很認真,還記得種鳳仙花嗎?科學研究通常通過實驗進行,首先要制訂周密的實驗計劃,現在我們先來研究哪些條件影響綠豆種子發芽,好嗎?”
二、探究內容:
1. 討論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
1) 讓學生說說綠豆種子怎樣才能發芽。
2) 歸納學生所說的綠豆種子發芽的條件。(板書:要澆水,要種到土里,要有合適的溫度。)
3) 改變其中的一個條件可能會有什么結果?說說可以改變什么條件?(板書:少澆一點水行不行呢?不種在土里行不行呢?讓它受到光照行不行呢?溫度低一些或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能不能發芽呢?)
2. 討論怎樣用實驗證明。
讓學生通過下面五方面進行討論:
1) 你想研究什么問題,你打算怎樣做?
2) 你猜想做的結果會是怎樣?
3) 像你那樣做是改變了什么條件?
4) 哪些條件是沒有改變的?
5) 改變了條件是不是對種子發芽產生了影響,我們怎樣知道?
3. 確定研究的問題,并寫出實驗計劃。
1) 小組討論準備選擇什么問題進行研究。
2) 對學生選擇的課題進行調整和平衡,使每個項目都有學生進行研究。
3)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上的舉例和表格,弄清內容要求,然后著手寫實驗計劃。
三、全課總結。
四、課后拓展。
查找有關種子發芽的資料。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種子發芽實驗
教學目標:
1. 通過交流實驗設計,讓學生全面了解制訂實驗計劃的步驟和主要內容;
2. 讓學生親身經歷種子發芽實驗的全過程,體驗需要控制一定條件的對比實驗方法;
3. 培養學生按照實驗計劃持續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過程和時間的能力。
教學重點:交流實驗計劃。
教學難點:修改實驗計劃。
教學準備:
種子發芽實驗盒(每盒兩格),注有“1”、“2”的標號紙,綠豆種子,紙巾、實驗記錄表格。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上節課我們設計了種子發芽實驗,現在哪個小組愿意發表一下?”
二、探究內容:
1. 交流實驗計劃。
① 請一個學生向大家報告他的實驗計劃。
② 教師根據學生發言簡要板書:改變的條件、不改變的條件、實驗方法。
③ 再請其他學生報告其他兩項實驗計劃,教師板書。
④ 大家發言,補充完善。
2. 配備實驗裝置。
① 認識教材上的材料,讓學生說說怎樣做實驗。
② 明確用哪一個實驗盒做實驗組,用哪一個實驗盒作對照組。
• 準備實驗盒;
• 把紙巾折成同實驗盒的格子一樣大小的厚塊,嵌入格子里;
• 往紙巾上滴水;
• 用手按出一個小洞種進綠豆。
3. 猜測實驗結果。
① 猜一猜綠豆播種以后到發芽,可能發生哪些變化。(歸納成種子膨大、種皮開裂、出現根、長出葉等四項。)
② 猜一猜發生每項變化可能要多少小時,幾天以后可以看到綠豆長出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