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鏡》五年級科學教案青島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初步了解放大鏡的使用方法,觀察放大鏡并了解放大鏡的作用(聚光、成倒像、放大物體的像);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和制作,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通過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動手制作放大鏡,培養學生創新素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愿意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養成傾聽別人意見、尊重他人的習慣。
四、教學重點
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五、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和制作能力。
六、教學準備
凸透鏡及支架、紙屏、蠟燭及燭臺、膠帶、火柴、保鮮膜、玻璃器皿、激光燈。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用手摸一摸家里的放大鏡或者是爺爺奶奶的老花鏡,你會發現這些鏡片都有什么樣的共同特點呢?
2.猜想一下我們家里的爺爺奶奶的老花鏡有什么作用呢?
二)【實驗(觀察)探究】
1.合作討論交流設計方案:
我們怎樣才能驗證我們的猜想呢?請選擇一個猜想,進行設計一個方案進行研究。
活動要求:在小組長的主持下小組共同商討選定驗證一個放大鏡的猜想。
參考課本提示獨立思考p14-p15.
小組內討論交流,做好方案
實驗目的:驗證凸透鏡的具有 作用
組內的實驗計劃
①實驗材料:
②實驗過程與結論:
實驗項目
項目一:
項目二: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
課題5:凸透鏡
實驗注意事項:
2.實驗方案匯報:我們比一比哪一組的實驗計劃最詳細,效果最好。
(過程要求:認真聽,可以提問。最后根據交流所得完善自己的實驗計劃)
3.實驗探究(有能力的小組,可以按照方案多做其它組的實驗)
按照實驗計劃中的過程進行實驗:各個小組按照自己猜想及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驗證。
①組長分配任務:一名記錄員,兩名操作員,其余觀察。
②組長領取實驗材料
③按計劃實驗:要仔細觀察并及時記錄。
三)【實驗展示質疑】(一個組一名發言人進行展示,同伴進行補充。其他組可以提問質疑)
向全班講解展示實驗結果,并說明實驗過程及現象。同學可以再黑板上進行展示,也可以用多媒體進行展示。
四)【檢測】(5分鐘)
a.我會填
1.像放大鏡這樣、的透明鏡片,稱為“凸透鏡”。
2.凸透鏡有、的作用。
3.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鏡其實就是()。
a.平面鏡b.凸透鏡c.凹透鏡
b.我會解釋
4.生活中有許多地方應用了凸透鏡,請舉例說明它們的用途。
5.有一支探險隊,在南極遇到了特大暴風雪。等到風停雪止隊員們才發現,存放火柴、望遠鏡等物品的袋子被暴風雪刮走了。在零下幾十度的氣溫下,所有的食品都凍得像石頭一樣堅硬。正當大家萬分著急的時候,一位知識淵博的隊員想辦法取到了火。請結合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猜想一下,他是怎樣取火的?其中運用了什么科學道理?
五)【小制作】我喜歡做:做個小凸透鏡。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制作一個小凸透鏡。(除了課本上p15的提示,還有什么辦法)
六【拓展】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到凸透鏡?給人們帶來了哪些便利?
怎樣科學用腦。請查閱相關資料,粘貼或者書寫在下面。
七【板書設計】
5.放大鏡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
作用:放大,聚光,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