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二單元 熱
果汁
醬油 受冷 體積縮小 冷縮
牛奶
......
液體 熱脹冷縮
教學后記:
4、空氣的熱脹冷縮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氣體受熱以后體積會脹大,受冷以后體積會縮小。
熱脹冷縮現象與物體內部微粒的運動有關。
過程與方法:
1、用多種方法觀察空氣的熱脹冷縮現象。
2、用文字或圖畫進行描述和交流。
3、嘗試用“模型”解釋現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
對熱現象產生更濃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點:用多種方法觀察空氣的熱脹冷縮現象
教學難點:觀察空氣體積變化的方法設計、用“模型”解釋熱脹冷縮現象
教學準備:為每組準備:燒瓶、l型玻璃管;熱水、常溫水、冰水;錐形瓶,氣球、紅墨水。
教學過程:
一、觀察空氣是否熱脹冷縮
1、引入
水和許多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空氣是否也會熱脹冷縮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空氣在受熱或受冷后,體積會怎樣變化?(學生討論推測)
2、空氣受熱受冷后體積的變化研究
師:空氣是流動的,又是看不見的,我們如何實驗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氣受熱受冷后體積的變化呢?
(1)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2)交流實驗方案,確定方法。(預設:教師的引導很重要,我們要看到原本看不到的空氣的體積變化是需要其它物體的,可以用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主設計各種可能想到的實驗方法,所以教師要充分準備一些實驗材料如氣球、液柱、紅墨水......)
(3)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4)交流、討論。
(5)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空氣受熱以后體積會脹大,受冷以后體積會縮小。
(預設:空氣的熱脹冷縮現象非常明顯,同時也能比較出液體和氣體熱脹冷縮的區別)
二、怎么解釋熱脹冷縮現象
1、 師:溫度變了,水和空氣的體積都會發生變化,這是怎么回事?當我們緊挨著站在教室中間,和每個人都起勁地在教室里跳躍時,哪種情況下占據的空間大?
2、模擬空氣“微粒”運動的游戲。
3、交流:從游戲中我們明白了什么?
建立我們的假說。
(預設:這個游戲指向了對物體熱脹冷縮性質的本質解釋,學生只有實踐、體驗過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義所在。)
板書設計:
空氣的熱脹冷縮
受熱 體積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