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設計圖樣的繪制第二節(jié) 常見的技術圖樣第二課時
線路圖是用規(guī)定的圖形符號和線段組成的電子(或電氣)工程用圖。包括電路原理圖、接線圖和邏輯圖。有關內容同學們可以在物理和以后的選修課中做進一步的了解。
五、工程圖樣的繪制
1.人工制圖。在計算機繪圖技術出現(xiàn)以前,工程圖紙的繪制是全由人工進行的。首先是由設計人員在繪圖紙上用鉛筆畫出正規(guī)的設計圖紙,這種圖紙稱為原圖。然后由設計人員或專門的描圖人員把原圖用墨汁描繪在透明的描圖紙上(習慣上稱為硫酸紙)作為復制的底圖,再將底圖鋪在重氮鹽感光紙上,用玻璃曬圖板夾緊,在陽光或強燈光下暴光,最后用氨水熏制成白底深色線圖。這個過程稱為“曬圖”。也有用其他化學感光紙用同樣的方法復印成淺藍色底深藍色線的圖紙,這種圖紙習慣上稱為“藍圖”。由于大批的工業(yè)產品都是根據(jù)“藍圖”而生產出來的,所以人們把“藍圖”作為是美好思想或規(guī)劃的代稱。
2.計算機輔助制圖。計算機的問世及廣泛應用,促進了現(xiàn)代圖形技術的形成與發(fā)展,計算機繪圖技術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的人工制圖,它將傳統(tǒng)的圖紙數(shù)字化,用數(shù)據(jù)文件定義產品并建立完備的數(shù)據(jù)庫。同時設計和計算相結合,設計結果實時顯示,產生了全新的圖形處理技術。
采用新的圖形處理技術,設計和修改都可以在cad系統(tǒng)中完成,不但修改方便迅速,還可以充分利用以前的設計成果,省去重復的部分和繪制標準件的麻煩。同時,設計的結果可以存儲在存儲器當中,以數(shù)據(jù)文件的形式保存,需要時可以直接送繪圖儀繪制,而圖形的復制僅僅是文件的拷貝而已。
現(xiàn)在的很多cad系統(tǒng)都支持三維造型的功能,且發(fā)展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采用三維設計。工作對象越復雜,采用三維設計的優(yōu)越性就越突出。設計人員可以直接在屏幕上看到設計的三維立體效果,通過旋轉等可以在各個方向進行觀察,并進行動態(tài)的修改。這是手工繪圖所根本不能及的。在建筑上,設計人員可以在屏幕上提前看到大樓建成后的模樣,甚至可以進入建筑物的內部進行觀察,尋找不滿意的地方并立即改正。避免建成后的遺憾或返工。
我們的教材上以選學的形式簡單介紹了“計算機輔助制圖”的內容。因為它需要對制圖軟件的學習,在我們這個課程中就不作進一步的介紹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學有關軟件,進行操作練習。
四、對此教案的自我評價和反思
我認為,這個教案有如下幾點值得說一說:其一,它基本遵循了教材的框架。教材上要強調的,本教案均作了強調,因此它是符合“課標”要求的;其二,是它又沒有完全按教材來組織教學內容。對教材某些內容作了取舍。如草圖的繪制,以高一學生的美術基礎是完全解決的,而對一些投影和繪圖知識,則作了較多的補充;其三是它比較完整和系統(tǒng)地形成了一個工程知識點。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是必要的。
本教案已經過初步教學考驗,從實施過程來看,學生是歡迎的。對技術課程的知識性也有了一定的體驗。按學生已有知識結構來看,學生沒有覺得“沒意思”和“不好學”。因此,它是符合學生實際的。對于“嚴格按工程實際要求學生”,雖然作了強調,但因實踐的機會少,距“形成習慣”還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