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節 設計中的人機關系
2.過程與方法
根據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充分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積極參與實際體驗,獲取感性經驗;學會通過親身體驗、調查、訪問的方式,或者利用網絡資源、圖書資源獲取資料的方法;學會歸納總結,初步學會評價產品的分析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師生互動、同學間的相互協作、親身體驗等積極的學習方式中,體驗獲取知識的樂趣;建立科技服務于人與社會的觀念,樹立產品設計要“以人為本”的理念;選擇適當的案例和練習題材,可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節儉的美德,強化學生對人對社會的責任感.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理解人機關系,使學生形成“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2.教學難點
由于人機關系隱含在產品的設計中,因而對人機關系中各層面上豐富內涵的領悟。
【教學環境】
主要在多媒體教室內進行案例分析和圖像視頻演示。
【教學方法】
討論法;陶冶法
【教學過程】
導入: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無時不刻不與身邊的物品發生聯系。當我們使用這些物品時,物品就與人產生了一種相互的關系。這種相互的關系稱為人機關系。
提出謎語和成語(投影圖片和文字:花園背景、曹操的戲曲形象、謎語文字)
(1)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于門上書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曉其意。修曰:“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園門闊耳。”于是再筑墻圍,改造停當,又請操觀之。操大喜,問曰:“誰知吾意?”左右曰:“楊修也。”操雖稱美,心甚忌之(曹操在園門上寫“活”字。說明曹操心理上的感覺:對門的尺寸不滿意.)
(2)一幼童家住十樓.每天都要到樓下玩耍,下樓時乘電梯,而上樓時經常是爬樓梯回家,為什么不乘電梯回家?(幼童矮小,手夠不著電梯內10樓按鈕.說明按鈕設計的位置未考慮到幼童的需要.)
(3)成語:殺雞焉用牛刀.
討論:指出所說明的問題。
總結:人與機的配合關系不和諧。
第二節 設計中的人機關系。
什么是人機關系: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不與身邊的物品發生聯系。當我們使用這些物品時,物品就與人產生了一種相互的關系。這種相互的關系稱為人機關系。
思考:人機關系中的“機”指的是什么?
在人機關系概念中,“機”的內涵豐富。“機”除了通常所說的機器之外還有儀表、儀器、家具、服裝等等,甚至是周圍的環境,簡單的說,“機”是指我們身邊的所有物品。
“機”是為“人”服務的,要使人機關系合理,需要考慮哪些層面的關系?要達到什么目標呢?
教師補充:首先要剖析人機關系中各個層面上的關系,即要理解人機關系的豐富內涵。
“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層面,“機”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層面。人與產品的不同部位構成不同的關系,構成不同的聯系。這種聯系不是單一的聯系,而是復雜的聯系。舉例說明。填寫28、29頁的“馬上行動”。學生討論第29頁的案例分析----“乘電梯時存在的人機關系”。
馬上行動:指出下列活動中的“人”與“機”,體會其人機關系
(1)教師拿粉筆板書
手與粉筆
(2) 農民用鋤頭鋤地
農民與鋤頭
(3)魚翁在河邊用魚竿釣魚
魚翁與魚竿
(4)司機手握方向盤
司機與方向盤
(5)同學拿著拖把拖地
同學與拖把
(理解人機關系的含義:“人”與“機”的內涵是豐富的,在不同的層面上構成不同的聯系,進一步理解人機關系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