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結構的設計
第1單元 結構與設計
1.3 簡單結構的設計
(姓名:蔣建波 學校:長安一中 郵編:710100)
【教材版本】
通用技術必修2《技術與設計2》(江蘇教育出版社)
【設計理念】
在明晰結構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因素的前提下 , 讓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制作簡易相片架的結構設計,制定本組制作方案。然后各小組成員在制作過程中互相配合共同探索,完成簡易相片架的設計和制作。讓學生在“做中學”,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探索究能力。
【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分析:
簡單結構的設計是結構設計的基礎,也是技術設計的基礎。這一節內容是在學生明晰了結構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因素的前提下,以簡易相片架結構的多方案設計為案例,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結構設計中應考慮的主要因素,讓學生學習如何進行結構設計,并能運用所學的有關結構的基本知識進行多方案的結構設計,加強學生對結構設計方法的體驗。
課時安排:3課時。(第一課時:基礎知識講授;第二課時:案例分析及設計;第三課時:制作及評價。)
2.知識發生發展過程分析:
在介紹了結構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因素后通過案例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讓學生經歷完整的設計過程,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使學生從理論到實踐,再上升到理論的一個認識結構設計的反復過程。
3.知識學習意義分析:
通過簡易相片架設計和制作,讓學生親歷結構設計的過程,把握結構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因素。
【學情分析】
1.原有認知發展分析:
結構無處不在,但結構設計往往涉及較復雜的數學、科學的知識和原理,而學生初次接觸結構設計,再加上知識有限,只能進行較簡單的結構設計。
2.原有知識結構分析:
學生對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對結構的功能和分類、結構的穩定性也具有了一定的基礎,為本節課簡單相片架的設計制作奠定了基礎。
3.非認知因素分析:
學生對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對結構的功能和分類、結構的穩定性也具有了一定的基礎,對簡易相片架的設計充滿了興趣和設想,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生活中的經驗會設計出較滿意的作品。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熟悉設計一個簡單結構應考慮的主要因素,并能夠在自己的設計中得到應用。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對生活中居家裝飾的設計、汽車安全氣囊設計、汽車外形設計、兒童自行車設計的分析和探究,和通過對廣告牌抗風問題的探討,學習和鞏固設計一個簡單結構應考慮的主要因素,及結構設計的一般思想和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養成積極、負責、安全地使用技術的學習習慣,形成和保持對技術的興趣和學習愿望。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結構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因素。
2.教學難點:
結構設計分析。
【教學資源】
本節課的教學在通用技術專用教室完成。通過幻燈片呈現諸多的圖片、案例、實物,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思路】
1.導課。通過鮮麗的圖片吸引學生,引出課題。
2.提問:如果沒有結構設計我們的周圍會是什么樣的?讓學生討論回答。通過學生熱烈的討論、思考,深刻認識到學習結構設計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以身邊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在進行結構設計時,必須明確設計的目標和要求,必須抓住主要因素進行設計。過渡到:結構設計的目標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