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可以很簡單
在會議中成長在會議中,園長提出了幾個問題,其中有一條是你給孩子的愛夠了嗎?這個問題讓我反思良久,是的,我給孩子的愛夠了嗎?我應該給孩子一種什么樣的愛?我陷入深思中,我想得是既有友情又有親情的一種愛吧。它不單純的限于爸爸媽 媽的那種愛,爸爸媽 媽再愛也只在自己寶貝的身上,而我們得面對30多個甚至更多的孩子,我們得把愛平均,把所有的孩子都要照顧到,要了解他們的性格,關注他們的動態,化解他們的心結,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們既要是孩子們的老師,還要是他們的知心朋友,更要是照顧他們在園一日生活的媽 媽。
可是如何使這三種角色融合為一體?并使孩子信任接受我?我想只有兩個字“真心”,真的用心去對待每個孩子他們就愿意用真心來回報。
在工作中,我慢慢的體會到教師的愛會讓孩子產生積極、自豪的情緒。他們身上存在著不同的優點與缺點,我要在發揚其優點的同時幫助他們改正缺點。比如我班的,他是個男孩,在集體活動中大方積極,能大聲的回答問題,能動腦說明事物與事物的關聯,邏輯思維強。但讓他個人單獨出來表演個兒歌、做個自我介紹時就會別別扭扭的低著頭,手不停的動,不是絞絞衣服就是扯扯褲子。或者當我們輪流玩游戲時,他會慢慢的往后挨,要不就溜衛生間去,總是能避就避,能躲就躲,總是想辦法避開在集體中單獨露面的機會。針對他這種情況,我采取的是不強求不強迫,使他慢慢的去嘗試,利用他在集體中的積極主動彌補在個人活動中的消極不動。如他在集體活動中回答了某個問題后,我們就會對他說:“,再說一遍,讓小朋友們都聽到。”這時他就會很樂意的再復述一次。在個人表演時,我會請幾個小朋友和涵涵一起來表演,并慢慢的減少陪伴其表演的小朋友的人數,雖然現在的還是羞于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但已能偶爾自愿的為小朋友們表演一小段了。
對于事,讓我明白愛也可以簡單,但不能省略,我會在以后的工作中自我督促,把心裝滿愛,把愛送給每位孩子。
我要每天都讓孩子們感受到我的愛,所以我會盡力盡量的做到一下幾點:
清晨,微笑著迎接每個孩子,和每個孩子說句甜甜話,讓孩子一入園就有一份快樂的好心情。
早餐、午餐時,耐心的為孩子講解這是什么菜,有什么營養,引導他們樂于自己進餐,及時為他們添加飯菜,觀察進餐情況。
游戲活動時,要象朋友似的去征集孩子們的要求與建議,要和孩子們一起參與到游戲中,并在游戲時關注每位孩子,盡可能的避免孩子摔傷擦傷。
盥洗時,提醒孩子們小便洗手,在孩子洗手時,耐心的為他們示范“六步洗手法”的步驟,堅持讓孩子每天都要按照洗手法洗手,托班孩子好玩水,及時觀察他們身上、袖上,如有大片水漬,及時為他們更換衣物。
午睡時,要不厭其煩的幫孩子脫套頭的衣服,拉鏈和扣子的衣服要慢慢的示范指導他們自己動手脫下。幫助他們蓋被,掖被角,觀察孩子的睡眠情況。
起床時,夏季,幼兒的衣物穿的都比較少,褲子衣服之類的能讓他們自己動手的盡量讓其自己動手。要為他們檢查衣物、鞋襪。提醒他們小便、洗手、漱口、喝水。
放學時,要為每個孩子整理好行裝,并微笑著和他們說再見,讓孩子回家延續在園時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