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簡單實際問題"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百分數的一類簡單應用,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方法,會“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教學,既能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又有利于學生深化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教材設置了兩個例題進行教學。例4教學比較一般的問題,先用條形圖表示王紅等3人一周中長跑的路程,使學生不僅了解到各人跑的千米數,還引起了對舊知識的回憶,直觀感覺到圖中的那些與幾分之幾有關的數量,為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提供經驗;接著引導學生把“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紅的百分之幾”這個問題與“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紅的幾分之幾”聯系起來,使學生將已有的解題經驗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最后,教材指導求百分之幾的計算技巧,先寫出小數形式的商,再把小數改寫成百分數,讓學生體會用小數表示除法計算結果的簡便。例5教學求百分率的實際問題。教材先幫助學生理解“出勤率就是實際出勤人數占應出勤人數的百分之幾”,把求百分率解釋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在計算田徑隊周一的出勤率后,又讓學生自己選擇兩天的數據計算出勤率,鞏固對出勤率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材通過“練一練”再讓學生求樹苗的成活率、說生活中百分率的例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感受百分率在生活、生產中的廣泛應用。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并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難點是分析數量關系,找準單位“1”。
[教學目標]
1.通過知識遷移使學生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掌握有關百分率的計算方法。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受到事物間存在著普遍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3.了解百分率在具體生活問題中的運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什么是百分數?
2.把下列各數改寫成百分數
0.6 7/10 3.5 5/8 1
3.出示例4統計圖,仔細觀察、獲取信息。
(1)比較任意兩個量的倍數關系,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問題,應該怎樣提問?
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紅的幾分之幾?
王紅跑的路程是林小剛的幾分之幾?
……
(2)自由口答,適時提問:誰與誰比?誰是單位“1”?
(3)歸納小結:怎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
4. 這幾題都是用分數表示兩人所跑路程之間的倍數關系。百分數也表示倍比關系,能否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問題”,改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呢”?
5.揭題引入:這節課我們就學習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簡單實際問題”。
[評析:依據知識的遷移規律,課始先復習百分數的意義,及分數、小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重點突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解題方法,為順利探究新知、過渡到新課做好鋪墊。]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學例4: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1.將復習題“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紅的幾分之幾”改為“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紅的百分之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