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系統與設計》第二節系統的分析
(2)采取跨越式發展的技術路線,跨過第二代和第三代照排系統,直接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
講解本案例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到漢字激光照排對我國印刷、出版、傳媒等眾多部門的重要性,同時也讓學生知道本項技術是我國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系統分析的一般步驟:
系統分析的出發點為了發揮系統的整體功能,目的是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決策,而生產和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往往存在著許多相互關聯和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所以最佳決策只是在若干方案中尋求的相對令人滿意的方案。
系統分析的一般步驟可以描述為:
明確問題,設立目標→收集資料,制定方案→分析計算,評價比較→檢驗核實,作出決策
明確問題,設立目標:明確要研究問題的性質和范圍,提出所要達到的目標,明確約束條件。
收集資料,制定方案:收集相關資料,制定解決問題的各種備選方案,預計可能產生的各種結果。
分析計算,評價比較:對資料和數據做必要的計算,進行各子系統的分析,再進行系統的整體分析,將各種方案進行評價對比,選擇最佳方案。
檢驗核實,作出決策:如果對制定的方案不滿意,還可按上述程序反復進行,直到獲的滿意為止。
案例分析:田忌賽馬
思考:
1)田忌與齊王的三局賽馬可以有哪幾種方案?
2)孫臏所出的主意,為什么能使田忌贏了齊王?
田忌賽馬
戰國時代,齊王常與他的大將田忌賽馬,雙方約定每場各出一匹馬,分三場進行比賽。齊王的馬有上、中、下三等,田忌的馬也有上、中、下三等,但每一等都比不上齊王同等的馬,于是田忌屢賽屢輸。 一日,田忌的賓客、對軍事頗有研究的孫臏給田忌出了一個主意,結果以二比一贏了齊王。
在以上各方案中,齊王與田忌的賽馬結局有以3:0贏的,也有以2:1贏的,但只有一種情況是田忌以2:1取勝于齊王的,孫臏正是把這種方案推薦給了田忌,就是上述方案(3)。
教師:作為一個系統,通常就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效果不佳;或是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不是最;或是某種性能不理想等等。因此系統需要改善,需要優化。
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受環境和條件的限制,不可能找出一切方案,也不可能對所有方案進行全面比較,漫無邊際地去研究所有方案,無論在時間上還是人力上都不允許,運用科學的方法就更為重要,缺乏資料,缺少對資料的科學計算和分析,只靠拍腦袋無法尋找到最優方案。
田忌賽馬能轉敗為勝的主要原因:
田忌賽馬能轉敗為勝與馬、孫臏、田忌、齊威王這四個因素有關,他們是缺一不可的。
但主要是由于孫臏的原因。
1:明確問題,設立目標
問題:跑馬比賽,
目標:取得比賽勝利,
約束條件:三匹馬參加比賽,每匹馬比賽一次。
2:收集資料,制定方案
田忌的賽馬共有6種方案:
田忌 齊王
田忌 齊王
( 1)
上馬 : 上馬
中馬 : 中馬
下馬 : 下馬
( 2)
上馬 : 上馬
中馬 : 下馬
下馬 : 中馬
( 3)
上馬 : 中馬
中馬 : 下馬
下馬 : 上馬
( 4)
上馬 : 中馬
中馬 : 上馬
下馬 : 下馬
( 5)
上馬 : 下馬
中馬 : 上馬
下馬 : 中馬
( 6)
上馬 : 下馬
中馬 : 中馬
下馬 : 上馬
3:檢驗核實,作出決策
各種方案的比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