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系統與設計》第二節系統的分析
最優方案:課堂探究:碼頭位置的選擇
在江邊一側有a、b兩個廠,它們到江邊的距離分別是2km和3km,設兩廠沿江方向的距離是3.5km,現在要在江邊修建一個碼頭,使得兩廠的產品能夠順利過江,問碼頭應建在什么位置,才能使運輸路線最短?
分析:
根據要求可畫出上圖,在江邊de上求一點c,使c到a、b兩廠的距離之和為最短。
數學模型為: smin=ac+bc
最佳方案:
碼頭建在與a廠到江邊垂直距離位置相距1.4km處,運輸路線最短。
3)最優化方法
(1)運用數學模型求解。
能夠通過優化建立數學模型的,得到的解就是最優解
(2)通過科學的估算、試驗實現不能夠確切描述目標函數的,通過推算或推斷得到滿意解
為使系統達到最優的目標而提出的求解方法稱為最優化方法。系統優化的方法是多樣的,但無論運用怎樣的優化方法,都需要經過若干次完善和驗證,才能得出最優解或滿意解。
4)系統優化的意義
實現系統的最優化,就可以在一定資源條件下,取得最佳的經濟效果,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達到最小。
5)系統優化的實現:
案例分析:p083 裝修施工的組織優化
目標:對資源的利用是最為合理
約束條件:水電、木工、油漆依次序裝修
影響因素:施工時間、裝修隊數量、設備數量、管理能力
你還能想到什么方案?
綜合分析各種方案,你認為最合理的方案是哪一種?
【案例】:阿拉斯加原油輸送方案
(1)明確問題,設立目標
任務:由阿拉斯加東北部的普拉德霍灣油田向美國本土運輸油田。
(2)收集資料,制定方案
環境:油田處于北極圈內,海灣常年處于冰封狀態,陸地最低氣溫達-50 c。當前采用的一般方案:
方案1由海路用油船運輸
方案2用帶加溫系統的油管輸送
(3)分析計算,評價比較
處理策略:考慮到安全和供油的穩定性,暫時把方案2作為參考方案作進一步的細致研究。同時繼續考慮新的方案。
提出方案3:把含10%-20%氯化鈉的海水加到原油中去,使在低溫下的原油成乳狀液,仍能暢流,這樣就可以用普通的輸油管道運送了。
提出方案4:將地下石油蘊涵的天然氣轉化為甲醇加到原油中,降低原油的熔點,增加流動性,從而用普通的管道就可以同時輸送原油和天然氣,僅管道鋪設費就可以節省近60億美金。
綜合各方案優、缺點,以及成本、安全性等,確定第4種方案為最終方案。
(4)檢驗核實,作出決策
反思:如果僅僅在前面3個方案上優化,無論如何都得不到方案4的巨大效益。分析人員運用其專業知識,將石油中的原油和天然氣的運輸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系統分析,獲得了成功,體現了系統分析的實際價值。
小結:
1.什么是系統分析?
2.系統分析的一般步驟:
明確問題,設立目標 → 收集資料,制定方案→分析計算,評價比較→檢驗核實,作出決策
3.系統分析的主要原則
整體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
綜合性原則。
4.系統的優化
1)系統優化的意義
2)數學建模
3)最優化方法
4)系統優化的意義
5)系統優化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