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生產中的流程”教學設計(精選2篇)
“生活和生產中的流程”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流程的含義及其對生活、生產的意義。
2.通過對典型的工作流程、生產工藝流程和農業生產流程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環節和時序的意義。
3.學會閱讀簡單的流程圖。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流程中的環節和時序的意義,掌握流程是以時間為核心的概念,并學會閱讀簡單的流程圖。
難點:流程的意義。
教學時間:兩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序號
教學內容
教師引領
學生活動
1
認識時序
以學校的作息時間表引入新課(黑板上板演)。再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上“自行車前輪裝圈上軸的過程的案例”,進一步理解時序的概念。
理解時序的概念。
2
馬上行動“列舉生活中時序不可顛倒的事例,并說明理由。”
1.教師巡視檢查。(若學生感覺有難度,可引導學生思考化學課中的“濃硫酸的稀釋”案例。)
2. 組織學生思考:學校的照明線路出現故障時,電工師傅必須先切斷電源,然后再進行檢修。想一想,如果違反這一操作規程,顛倒順序,可能會出現什么結果?
1.列舉生活中時序不可顛倒的事例,并說明理由。
2. 思考、回答和體會。
3
小試驗
1. 組織學生進行技術小試驗,準備:雙色圓珠筆 30 支,試驗前教師將筆拆散。
2. 提問,安裝過程中,哪些時序不能顛倒,哪些又可以顛倒?
1.兩人為一組,進行小試驗。理解雙色圓珠筆的安裝時序。
2.思考、回答。
4
歸納
不可顛倒的時序往往反映了事物或活動的內在規律或機理,我們應當尊重和遵循這些規律或機理。
聽講、體會。
5
認識環節
1. 根據自行車的裝圈上軸過程中的幾個小過程和學生的作息時間表,理解環節的概念,知道每個環節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2. 讓學生舉例生產或生活中的某個活動中,可劃分為哪些環節。
聽講,思考。
聽講,參與討論。
歸納:在某項生產或某個活動中,環節是不可缺少的。
6
認識流程
以事例講述流程的概念。
聽 聽講,思考。
7
馬上行動
學生閱讀案例,分析出這家廠裝配螺釘的流程。
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對流程有嚴格時間要求的幾個例子。
思考、參與討論,最后進行歸納: 任何流程都反映了一定的時序,體現出一定的環節。
8
流程的表達
1. 為了使流程的描述清晰可見,我們一般采作流程圖來表達流程。舉例,在技術與設計 1 已學過的流程“設計的一般過程”。
2. 流程的表達形式有:文字、表格、圖示、模型、動畫等。
3. 讓學生比較教室墻上所張貼的幾張表,哪些是流程圖,哪些不是,如果是流程圖,它的表達形式如何?
聽講,回憶與思考。
學生閱讀課本上流程圖,歸納從各種流程圖可以看出,流程是以時間為核心的概念,流程圖中有時可用箭頭表達時序,或用數字序號表達時序,也可用時間表達時序。而流程圖中的序號或方框反映了環節、工序的具體情況。
9
小結
組織學生對本節課內容進行整理,歸納。
對本節內容進行整理、歸納:
10
布置作業
要求學生完成課本第 43 頁思考題:用適當的流程表達方式,描述你所理解的下列活動的流程。
課后完成作業
第二課時:
序號
教學內容
教師引領
學生活動
1
復習,引入新課
復習流程的概念,強調流程是以時間為核心的概念。
回憶
2
生活與流程
生活中處處都有流程,洗衣做飯、采購日用品、看病就醫等都離不開流程。那我們怎么科學合理地安排我們做事的流程呢?請閱讀案例“洗衣、煮飯與燒菜的流程安排”。
聽講、閱讀案例。
3
案例分析
將洗衣 、煮飯、燒菜 、吃飯和看報所需的時間在黑板上列出來,一目了然。讓學生思考,你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工作流程?想一想,怎樣安排可以最節省時間?
思考、討論、回答。最后得出:用時最短 70分鐘,最多可節省時間90分鐘。
4
小結
這個案例說明了什么道理?
思考后回答:適當安排工作流程,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5
小試驗
“蓋房子”
1. 問:你們見過蓋房子嗎?蓋房子的一般步驟有哪些?
2. 利用江蘇南京寶高公司的 “蓋房子” 教具,請兩位自告奮勇的同學上來組裝,其余的同學座位上觀看并指點,發現:若不按流程組裝,不但費時長,而且也不易完成。
1. 討論后得出:蓋房子的一般步驟:“打地基→起柱子→砌墻→上梁→架頂→安裝門窗→裝修。”
2. 體會:按流程做事,可以 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
6
馬上行動:“歸納流程對于日常生活的意義,并舉例”。
1.引導學生舉例,歸納流程的意義。
2.若學生感覺有難度,教師可通過“ 高考成績復查流程”來說明流程還可以減少我們生活中的盲從。
聽 思考、參與討論。通過課教材案例“青霉素注射的流程”得出:流程可以使我們們的生活更為安全。
7
教師小結
生活中處處有流程,科學合理的流程,可以指導我們正確地做事,縮短工作時間,提高效率,使們的生活變得有序、合理,為我們的安全提供保障。
聽講、體會:流程等于效率、流程等于質量的意義。
8
生產與流程
1. 這里的生產,既包括工業生產,也包括農業生產。在生產中,人們必須依據一定的流程來組織生產。
2.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上的案例“軟皮椅的生產流程圖”,解釋什么是工序的“串行”和“并行”方式。思考:軟皮椅的生產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3. 快速閱讀教材案例“連續式淬火的工藝流程”,主要讓學生閱讀案例中的兩個流程圖,問:如果你是操作工人,你愿意看哪個流程圖?在這個流程中,哪個環節最考驗操作工的水平?
1. 閱讀教材案例“軟皮椅的生產流程圖”,得出,軟皮椅的生產流程這樣安排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提高產品質量。
2. 學生快速閱讀教材上案例“連續式淬火的工藝流程”,經過短暫思考,可以正確回答教師提出的兩個問題。
9
補充案例“馬虎操作,釀成大禍”。
講述: 某航空公司 b2755號飛機執行航班任務時,飛機在跑道起點加到起飛馬力后開始滑跑,但飛機一直到滑出跑道也未能起飛,最終以210公里/小時的速度撞在一條2米高的防洪堤上,并越過防洪堤于空中解體,墜地起火。造成107人死亡,19人受傷。根據地面記錄和對地面值班機務人員進行調查,證實導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機組未把飛機全動式平尾調整到與飛機重心相適應的角度起飛,致使飛機始終未能離開地面。
【評析】這是一起從業人員不遵守操作規程、違章操作引發的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工作流程中少了調平尾、校對平尾度數和與地面機務人員核準這些環節,盲目將消除警告按鈕按下,結果,警告指示系統失去作用,釀成了大禍。
體會:如果不按流程生產,就有可能導致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和財產的損失。
10
教師小結
在生產中,是否嚴格按照流程中環節和時序的要求正確地進行生產,將直接影響到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如果違反了流程的要求,輕則造成經濟損失,重則導致安全事故,造成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
聽講、體會。
11
師生一起小結本節的核心內容
引導學生歸納出“流程就是效率、流程就是質量“等技術思想。
歸納并體會。
四、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就是要讓學生掌握流程是一個以時間為核心的概念,能夠閱讀簡單的生活和生產流程圖,并通過生活和生產的實例,讓學生理解流程的意義,知道在生活和生產中,流程代表了效率,流程代表了質量,流程也代表了安全等技術思想。本節內容用兩課時,每節課我都安排了一個小試驗,學生是很感興趣的。第一個小試驗“雙色筆的安裝時序”,雖然簡單,但學生要在短短的時間內將它重新裝好,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第二個小試驗“蓋房子”,只可惜我手中只有一套器材,如果能讓每兩三個學生一組小試驗,效果可能會更好。雖然這節內容用了兩個課時,但總感覺有點緊張,內容很多。若真的加了學生的小試驗“蓋房子”,可能兩個課時并不夠,因為這個小試驗比雙色圓珠筆的安裝費時更多。教學中,我還發現,要讓學生歸納流程對于生活生產的意義,學生雖然很感有難度,但能歸納出:按照流程做事,可以節省時間,可以提高效率,可以保證生命和財產的安全,至于其它的意義,就難以歸納出了。
“生活和生產中的流程”教學設計 篇2
第二單元流程與設計
第一節 生活和生產中的流程
【教材版本】
通用技術必修2《技術與設計2》(江蘇教育出版社)
【設計理念】
本節采用案例分析法。通過案例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到流程的涵義和在生活生產中的作用及意義,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適當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實例來分析流程,體會流程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激起學生學習流程與設計流程的興趣。
【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分析
本節“生活和生產中的流程”是《技術與設計2》中4個專題模塊之一《流程與設計》的第一節內容。流程是技術的核心概念之一。主要內容有:流程的含義及其對生產、生活的意思;流程中環節和時序的意義;流程的表達方法。本節內容是學習《流程與設計》全章的導入與基礎,所以本單元第一節認識流程部分從時間上的先后關系入手,通過具有生活氣息的事例,從時序和環節兩個角度,引入和揭示了流程的概念、意義及流程的表述方法-----流程圖。流程的意義是本節的難點,課文從時間入手來解釋流程的意義。流程與生活表達了科學合理的流程能保證生活的質量和安全,提高生活的效率的思想;流程與生產表達了科學合理的流程能保證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等思想。流程強調了時間意識的重要性。
2課時。
2.知識發生發展過程分析
通過案例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到流程的含義和在生活生產中的作用、意義,體會流程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應用,激起學生學習流程與設計流程的興趣。
3.知識學習意義分析
學習流程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來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對未來挑戰的能力,提高生活質量,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地實踐能力
4.教學建議與學法指導說明
流程的概念對于同學們并不陌生,教學必須從學生能夠理解的身邊實例出發,讓學生體會到流程在生活和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學情分析】
1.原有認知發展分析
學生在通過學習前面的技術課程,有了一定的技術素養,這就為學習本章內容有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的基礎,在學習設計制作的過程中,實際上已經包含了流程的知識,學生憑借經驗已經不自覺地運用了流程的基礎知識,但還沒有上升到技術層面上來,還不能從一定的理論高度去科學地認識、理解、分析、組織和運用流程。
2.原有知識結構分析
在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學生對流程的認識只停留在自身的生活體驗之中,從知識的角度理解流程對于學生還是空白。
3.非認知因素分析
學生對于已有的生活體驗,往往覺得太簡單,對于生產中的實例確因難于理解,遠離生活而失去興趣。但對于體驗環節學生有較高的參與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流程的含義及其對生活、生產的意義,了解流程的表達方法。
(2)能分析生活中簡單實例的流程、劃分環節及分析環節時序關系;能認讀簡單流程的表達。
(3)學會閱讀簡單的流程圖。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極有感染力的視頻引入、引出流程的含義,結合對典型案例的分析,說明流程的表達及其對生活、生產的意義。經歷拆卸與安裝圓珠筆的技術實踐過程,初步學會在生產生活中運用流程的思想和方法,體會流程的作用和意義,并能運用到具體的技術實踐中去,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流程在生活、生產中的作用,增強時間觀念,形成運用科學合理的流程保證生活生產的質量和安全,提高生活生產的效率的思想意識以及提高產品質量的意識等。通過對流程的理解,培養學生優化生活和工作流程的能力,使學生體驗革新的成功感和革新可能帶來的經濟、環境等方面的收獲。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流程的含義,分析、理解流程的環節和時序及其意義。
2.教學難點:
分析具體事例中的環節和時序,采用科學合理的流程。
【教學資源】
本節課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授課,以流程實例分析為主,結合多媒體演示,通過學生的觀察、回憶、比較、分析、歸納,使學生從實例中體會流程的含義與作用。
雙色圓珠筆。
【教學方法】
體驗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實驗法、發現法
【教學過程】
查看完整教學設計請下載: 第一節 生活和生產中的流程
下載: 第一節 生活和生產中的流程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