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4 Earthquakes 教學設計
unit 4 earthquakes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聽說課(口語為主)
課 型 聽 說 課
教學內容 warming up, pre-reading, (workbook) listening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初步熟悉與地震有關的單詞crack, cut across, canal, fall down等;
(2)了解板塊構造及地震的成因。
2. 能力目標:
(1)用已學過的單詞描述唐山和舊金山兩城市面貌;
(2)初步聽懂有關地球板塊活動方面話題的材料;
(3)口頭表述地震成因及有關地震產生的傳說。
3. 情感目標:
通過開放式討論和聽力材料的學習,了解地震成因的科學常識,加強自然科學素養,激發對科學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1)培養描述唐山和舊金山兩城市圖片和編有關地震傳說等口頭表達能力;
(2)了解板塊活動知識及地震形成的科學知識。
2. 難點:
(1)課前搜集與地震有關的資料;
(2)口頭表達地震的成因及有關傳說。
教學策略和媒體 1. 資料策略:利用網絡搜集有關唐山的圖片資料、有關地震的成因、防震救災知識等。
2. 自主學習:指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有與本課時有關的內容。
3. 合作學習:小組合作討論地震成因及口頭編故事。
教 學 過 程
步 驟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step 1:preparations 課前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網絡查找如下內容:
1. 唐山和舊金山的圖片;
2. 地震先兆知識;
3. 地震的成因及世界各地的傳說。 1. 資源策略:培養學生在網絡上查找、篩選資料的能力;
2. 自主探究
step 2:
speaking practice task 1:以競猜的方法讓學生猜出本單元涉及的兩個城市。教師一邊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一邊讓學生說出所看到的內容,同時加以啟發提示。找一些能反映兩地典型城市特征的圖片,逐一展示,讓學生慢慢猜出。
task 2:介紹本單元新單詞
利用多媒讓學生充分領略兩城市的優美風光后,教師轉而問學生,如果兩地經歷了一場地震,會是什么樣呢?向學生展示震后兩地圖片,引導學生認識本單元的新單詞。 1. 描述兩個城市培養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可以激活學生頭腦中有關圖式經驗,鞏固學生已有的知識點。
2. 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呈現新單詞。為接下來的聽力練習從詞匯方面降低難度。
step 3:(workbook)
listening task 3:完成(workbook) listening
(1) 聽前預測。學生聽錄音前對練習一的答案進行預測,根據高中學生已有的地理知識應該能預測正確多數答案,這樣降低了難度。
(2) 聽第一遍,完成練習一。
(3) 仔細聽錄音,完成第二題。
(4) 聽力練習完成后,要求學生根據所聽內容,參考圖片,簡單介紹地震的成因。 1. 進行聽前預測可以讓學生對于所要聽的材料有所了解,為聽力練習提供背景,激活已有圖式經驗。這樣可以降低聽力練習的難度。
2. 有了充分的輸入后,進行及時的輸出,是口語教學策略之一。
step 4: discussion task 4:小組活動 story-telling
通過聽力材料同學們知道了地震產生的科學知識,但關于地震是怎么產生的,世界各地還有很多有趣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