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1、影響消費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居民收入和消費品價格
(1)收入是消費是前提和基礎。
收入增長較快的時期,消費增長也比較快;收入增長速度下降時,消費增幅也下降。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須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
(2)商品價格高低影響人們的消費選擇。
物價上漲,購買力普遍降低;物價下跌,購買力普遍提高。
基本生活消費品受價格水平變動的影響要遠遠低于奢侈品。
活學活用:請說出幾種促銷手段
提示:商品的性能、外觀、質量、包裝、購買方式、商店位置、服務態度、售后維修、保養情況等方面的變化都可能帶來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選擇。
2、分析:“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過去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都較高的人,在可支配收入減少的情況下,短期內仍然會力圖保持已經達到的較高的消費水平,而不會立即削減消費支出。
3、消費的類型
(1)按照產品類型不同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服務)消費。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分為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三種。
(3)按照消費目的不同分為
a、生存資料消費:滿足較低層次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費。
b、發展資料消費:滿足人們發展的需求。
c、享受資料消費:滿足人們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層次的消費。
(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一種消費的比重會逐步減少,后兩種的消費比重會增加。)
4、消費結構
(1)含義: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特點:隨著經濟的發展、收入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3)消費結構與消費水平的關系:消費結構的完善和優化意味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
(4)恩格爾系數: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是反映人們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的一個系數。恩格爾系數過大,必然影響其他消費支出,特別是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的增加,限制消費層次和消費質量的提高。恩格爾系數越小,表明人們的消費結構改善,人們生活水平提高。
5、消費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受外部因素影響(自然條件、社會環境、個人經歷)以下是幾種主要的心理引發的消費:(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6、如何做一名理性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綠色消費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其核心是可持續性發展。)(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我們的精神財富。
考點:結合我國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實際,思考在消費中我們如何做到節約?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1、生產和消費的關系
(1)生產決定消費——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消費的方式、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a消費的實現是生產行為的完成標志
b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