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
生:(思考并回答)
師:護法運動的失敗,使他痛切認識到依靠軍閥打軍閥是沒有出路的。1919年,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繼續(xù)為中國的民主共和而斗爭。他開始注意培養(yǎng)國民黨內部的政治軍事人才。但在第二次護法運動中,他十分器重的老同盟會會員、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禍患生于肘腋,干戈起于肺腑(用投影打出材料)文率同志為民國而奮斗垂三十年,中間出生入死,失敗之數,不可僂(音lǔ,迅速之意)指,顧失敗之慘酷,未有甚于此役者。蓋歷次失敗,雖原因不一,而其究竟為失敗于敵人。此役則敵人已為我屈,所代敵人而興者,乃為十余年卵翼之陳炯明,且其陰毒兇狠,凡敵人所不忍為者,皆為之而無恤(顧慮之意)。——摘自孫中山《致海外同志書》1922年這使孫中山蒙受了空前沉重的精神打擊。他痛感國民黨內部魚龍混雜,成分極為不純,必須加以改組。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雖然對于改組的方向和手段,孫中山感到一籌莫展,可是革命的目標始終不渝。正在這時,他遇到了中國共產黨和共產國際的熱情幫助。1921年底,馬林在桂林會晤孫中山,建議他改組國民黨,創(chuàng)辦軍官學校,同共產黨合并。1922年9月孫中山開始了改組工作,從而開始了他一生中偉大的轉變。在中共方面,共產國際也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1922年,中共在杭州開特別會議,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向中國共產黨傳達了共產國際關于國共兩黨合作的意見: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會后,李大釗、陳獨秀等人即與國民黨領導人孫中山聯系,商談國共兩黨合作問題。
2.中共制定國共合作方針——中共三大
師:1923年,中共三大于廣州召開。主要內容有幾點?
生:(閱讀并總結)師:為什么要采用黨內合作的形式?
生:(思考、討論并自由回答)師:(總結學生的觀點并進一步闡述)這主要是由國共兩黨的情況決定的。在此之前,國民黨是性質單一的代表民族資產階級的政黨。而此次改組要把它變?yōu)楣と恕⑥r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政黨,為此必須擴大其群眾基礎。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就可以從內部更有力的影響其政策,推動其革新。同時國民黨是個大黨,有廣泛影響,是公開的黨,而從客觀事實來看,共產黨的力量還有限,因此采用這種方式便于通過國民黨的組織發(fā)動群眾,使其具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使其真正變成代表各革命階級利益的政黨。共產黨為什么還要保持自己在各方面的獨立性?
生:(討論并回答)師:(進一步引導學生)由于兩黨性質終究有本質區(qū)別,與國民黨合作并不意味著放棄共產黨自身的奮斗目標,所以仍要保持共產黨在各方面的獨立性。也就是說,共產黨在加入國民黨后,并未改變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共產黨作為一個組織也仍然獨立存在。所以合作不是合作。那么,這次會議有什么歷史功績?又存在什么問題呢?生:(進行說明)
師:這說明黨當時處于幼年時期,內部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各種錯誤觀點。但畢竟國共合作方針已經制定。它為國共合作的實現提供了重要的條件。在中共為國共合作做出努力的同時,國民黨方面也在積極行動。1923年秋,孫中山派寥仲愷召開國民黨特別會議,討論國民黨的改組問題,并請中共和蘇聯方面予以協助。至此,國共合作的條件和方針均已具備,其實現只是一個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