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及其類型》教案
當人們對未來收入逾期不樂觀的時候就會選擇儲蓄來應付將來以后有可能遇到的壞年景。 提問:針對人們對未來預期收入的顧慮,應該怎么樣做來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加強社會保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人們儲蓄大多是為了養老,教育,醫療等等,當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體系都很完善的時候,人們沒有了后顧之憂,消費水平自然而就上升。 過渡:除了當前收入和預期收入之外,在收入里還有什么因素在制約著消費水平?我們來看一個材料。 假如a市只有五家月收入達到了10萬元,而其它家庭月收入都還只有800元;而b市大多家庭的月收入在3000到4000元之間。 提問:如果你是聯想電腦的銷售商,會選擇到哪個城市開店?為什么?b市。 選擇在b市,因為b市的家庭收入差距小,大部分家庭都有能力購買電腦,而在a市雖然有幾家收入非常高,但是大多數家庭都買不起電腦,銷售成績也不會高。 (3)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關系。人們的收入差距過大,總體消費水平會降低;反之差距縮小,會使總體消費水平提高。這是因為高收入者與低收入者的消費傾向不同。高收入者該有的東西都有了,用于消費的比例小,儲存的比例大,而且相對來講他們的消費欲望也沒那么強烈。而低收入者呢,有消費的需求和欲望,但是卻沒有錢,所以,如果要提高消費水平,也應該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縮小收入差距。 1、收入是消費的基 礎和前提 可支配收入越高,消費量越高 未來預期收入越高,消費量越高 收入差距越大,總體消費水平越低過渡: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除了收入還有什么?商場為什么會搞一些打折促銷活動?價格。2、物價的變動會影響人們的購買能力 物價上漲,購買力下降,消費需求就會降低。我們回顧一下之前學習的內容,價格的變動對哪些商品的影響較大?奢侈品。價格的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影響較小。 因此,要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也要保持物價的穩定,控制物價上漲。 過渡:收入和物價都會影響人們的消費。這些都是一些客觀因素,另外還有主觀因素例如消費心理也會影響人們的消費,這個問題我們下節課再來探討。同學們現在思考的就是除了收入和物價以外還有沒有其他因素影響消費?提示,如果你去買手機,買p3,你會考慮什么因素? 3 、 影響消費的其它因素 商品的性能、外觀、質量、包裝、購買方式、商店位置、服務態度、售后維修與保養情況。討論:根據上述知識點,說明如何拉動內需,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1)根本途徑: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 (2)穩定物價:控制物價上漲,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3)其它途徑:提高產品質量,搞好售后服務,擴大廣告宣傳等等。二、消費的類型材料:三人在討論自己的住房甲說:我20年的積蓄60萬正好買了一套房子。乙說:現在房子太貴了,我首付了30萬,其余分期付款了。丙說:唉,我工作還沒最后定下來,先租著再說吧提問:(1)三人的住房消費分別屬于什么消費方式?(2) 它們是按什么標準劃分的?它們之間有何不同?1.按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