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銀行和儲蓄者
2)銀行能夠掌握和反映社會經濟活動的信息,為企業和國家作出正確的經濟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板書)銀行成為國民經濟的神經中樞和社會經濟信息的總匯。經濟研究和決策部門可以從銀行的存款和貸款數量大小的變化、信貸資金周轉快慢、現金的投放和回籠的多少、轉賬結算的數量和方向變動趨勢等信息,全面地掌握社會經濟的動誠,并據此分析經濟中出現的新情況與新問題,從而為領導者的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在銀行實行電腦化以后,銀行這個神經中樞和信息中心的靈敏度和準確度就更強了。發達國家的大銀行一般都設有研究部門,專門從事經濟信息的調節、統計和預測工作,并高薪聘用專門人才去研究部門工作,從組織上加強銀行的經濟信息工作。可見,現代銀行作為國民經濟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的分系統,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部門都無法替代的。3)銀行對國民經濟各部門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板書)銀行通過存、貸款善以及轉賬結算的數量可以了解各企業的經營狀況,從而督促他們正確執行國家金融政策,起到監督和管理作用。另外,銀行利用信貸、利率、外匯、匯率等經濟杠桿高速經濟發展方向,優化產業結構。例如:銀行信貸資金的規模與投向,直接影響到生產和流通,影響到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銀行為企業提供外匯資金,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和設備加快企業的技術改造,同時又起到調節內外資金和經濟關系的作用。(投影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調整表)金融機構存款利率調整表
利率項目
調 整 前
調 整 后
1996年
5月1日
1996年
8月23日
1997年
10月23日
1998年
7月1日
1998年
12月7日
活期儲蓄
2.97 1.98
1.44
1.44
定期存款
整
存
整
取
三個月
4.68
5.33
2.88
2.79
2.79
半年
7.20
5.40
4.11
3.96
3.33
一年
9.18
7.47
5.67
4.77
3.78
二年
9.90
7.92
5.94
4.86
.3.96
三年
10.80
8.28
6.21
4.98
4.14
五年
12.06
9.00
6.66
5.22
4.50
零 整 存
存 存 本
整 零 取
取 取 息
一年
7.20
5.40
4.14
3.96
3.33
三年
9.18
7.47
5.67
4.77
3.78
五年
10.80
8.28
5.21
4.95
4.14利率作為借貸資金的“價格”是一個重要的經濟調節手段,銀行適時、正確地調整金融機構的存、貸款利率,是對國民經濟運行進行宏觀調控。中國人民銀行根據我國市場物價漲幅持續回落,宏觀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的情況,從1996年~1998年,三年時間內幾次降低了存、貸款利率,減輕了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負擔,引導資金適當地從儲蓄轉向投資,擴大內需,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這些都說明銀行利用利率升降的經濟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調整國民經濟發展方向的重大作用。(議一議)1994年,我國物價上漲幅度超過20%,國家為什么先后兩次提高存款和貸款利率?(學生議論,教師歸納)利息是讓渡貨幣使用權的一種補償。利息收入可調動公民儲蓄的積極性。物價上漲、處處不漲會影響儲蓄數量,從而影響國家建設資金的積累。吸引儲蓄,減輕市場需求壓力,也有助于平抑物價,高速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