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單元《文化與社會》復習學案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二)非選擇題
1.(08期末南通四縣聯考)就業是民生之本。某校高三(1)班學生圍繞就業問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他們利用課余時間,通過上網、走訪、問卷等方法,對我國的就業問題進行了調查。
同學們了解到,“許多人無事干”的同時,“許多事無人干”的現象屢見不鮮,有不少人特別是大學生畢業以后“高不成,低不就”,給就業工作增加了難度。與前些年相比,用人單位更加注重就業人員的創新能力、再學習能力、吃苦和敬業精神。
對此,有部分農民認為,現在好不容易培養一個大學生,到頭來還是找不到工作,讀書已經沒有用了。
請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評析部分農民的這種認識。(8分)
2、材料一,網絡文化的興起,這本來是一個加快文化傳播速度、拓展文化空間、豐富文化內容的極好工具,然而我們卻在網絡上發現了黑客,發現了迷信,發現了黃色網站,發現了色情文學;而一些人對此還趨之若騖,百看不厭。
材料二,青少年上網情況調查
請少年犯罪占全部刑事犯罪的比例 14-18歲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 因受網絡色情、暴力誘發的犯罪占的比例
70% 70% 70%
上網瀏覽色情網站的青少年占的比例 患網絡成癮的中學生占中學生的比例 向家長隱瞞上網情況的孩子占上網學生的比例
22% 14.8% 54%
材料三,美國《新聞周刊》對“世界經濟論壇”評出的65名全球未來領袖進行了民意調查,征求他們對技術與年輕人的看法。下面是這次調查的部分情況:
①迄今為止,你認為哪種技術對年輕人的正面影響最大?
認為是因特網的占92%;認為是手機的占50%;認為是即時聊天的占3%;認為是電子游戲的是0%。
②迄今為止,你認為哪種技術對年輕人的負面影響最大?
認為是電子游戲的占78%;認為是手機的占8%;認為是因特網的占3%;認為是即時聊天的占6%。
(1)網絡文化對人有何影響?
(2)就“網絡技術與青年”這一主題,請你從不同角度提出兩個研究性課題,并簡要寫出選題的根據。
(3)結合材料反映的問題,請就如何克服互聯網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負面影響提出三條以上的合理化建議。
1①經濟決定文化。高校的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不適應市場用人需求、農民的投入得不到相應的回報等是產生這種認識的原因。(4分)
②部分農民的這種認識具有不合理性,是消極的。因為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只有不斷“讀書”,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讀書”可以豐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讀書”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只有通過“讀書”,才能不斷提高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潛能得到充分發揮,才智得到充分展示。(4分)
說明:學生能辯證分析的給4分。闡述理由其他說法言之成理的酌情給分。
2(1)文化有先進、落后與腐朽之分,網絡文化也是如此。先進文化對社會、對人生有促進作用;而樓后、腐朽文化則會起阻礙作用。網絡文化的興起,其先進的內容能促使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也出現了樓后和腐朽的文化,毒害著青年一代。因此,我們要用先進文化武裝我們的頭腦,占領思想文化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