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商品和商品經濟
誤區五. 價格經常背離價值的現象 , 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
【剖析】 (1) 價值規律要求 ,商品的價值量要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 ,實行等價交換 ,價格必須與價值相符。 (2) 由于市場競爭、供給和需求發展不平衡 , 直接影響了價格 , 并使主之經常背離價值。 (3) 商品價格的漲落是以價值為軸心的 , 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 不會偏離價值太遠。因為價格總是由價值決定的 , 份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 從一個較長的時期來看 , 商品的價格與價值是相符的。 (4) 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現象 , 不是 對價值規律的否定 , 而正是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表現形式。因此 ,認為價格經常背離價值的現象是對價值 規律的否定的觀點是錯誤的。
誤區六. 有商品生產 ,就必然有市場競爭 ,這樣 ,商品生產者之間的貧富差距和兩極分化就不可避免。
【剖析】(1)從價值規律發揮作用 , 會導致商品生產者優勝劣汰 , 而商品生產者為了立于不敗之地就必然進行激烈競爭來看 , 題目的觀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 在不同的社會條件下 ,競爭的作用和結果是不同的。在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條件下 , 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商品生產者之間的貧富分化 ;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 ,市場競爭會導致商品生產者優勝劣汰 ,但不會產生兩極分化 ,因為消滅剝削 ,消除兩極分化 , 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因此 , 題目的觀點又具有片面性。
誤區七.聯想集團收購 ibm 個人電腦業務
附:
一、學科內知識滲透
1. 本單元知識點與經濟常識其他知識點的滲透
(1) 用商品的基本屬性原理分析企業樹立良好的信譽
和形象的重要性。
(2) 用中國人民銀行的職能分析紙幣的發行。
(3) 用價值規律分析市場經濟的競爭性、企業的兼并和破產。
(4) 用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分析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
(5)用等價交換的知識 , 分析市場交易原則、我國對外貿易的平等互利的原則。
(6) 在復習貨幣的本質和職能時可滲透銀行的產生、職能、業務、公民儲蓄和外匯知識等。
2. 本單元知識點與哲學常識的滲透
(1) 用對立統一的觀點 , 分析商品的基本屬性。
(2) 用發展的觀點分析商品、貨幣的產生與發展。
(3) 用聯系的觀點分析商品的基本屬性、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系。
(4) 用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商品交換、貨幣的實質。
(5) 用規律的客觀性與人的主觀能動性關系的原理分析紙幣發行規律和價值規律等內容。
(6) 用人生觀價旬見有關原理分析反對拜金主義。
3. 本單元知識點與政治常識的滲透
(1 〉用政治與經濟辯證關系的原理分析說明物質資料生產活動的重要性。
(2) 用國家職能原理分析紙幣的發行。
二、跨學科知識滲透
(1)講 " 商品經濟的產生 " 可聯系到中國古代史的經濟發展的青況。
(2) 講 " 商品經濟的發展 " 可聯系到中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和世界近代史的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
(3) 講 " 貨幣 " 可聯系到中國歷代貨幣發展史。
(4) 講 " 紙幣 " 可聯系到北宋 " 交子 " 。
(5) 講 " 紙幣的發行規律與通貨膨脹 " 可聯系到國民黨統治時期濫發紙幣造成惡性通貨膨脹的情況。
三、重點•難點•能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