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政治教案 > 高中政治教案 > 高一政治教案 >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教學設計(精選2篇)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7-14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教學設計(精選2篇)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教學設計 篇1

  【教學依據】

  〖教材分析〗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1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二框的內容。本框主要講述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以及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本框分兩個目,第一目“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的重心是幫助學生理解當前我國收入分配是如何實現社會公平的。第二目“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介紹效率的含義和正確認識效率與公平的關系,重點和難點在于理解我國為處理好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收入分配差距與社會公平是我國目前面臨的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如何結合教材與現實,提高學生正視現實、理解現實和分析現實的能力,是實現本課知識升華的關鍵點。

  〖學情分析〗

  剛步入高中的學生,對學習《經濟生活》中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收入問題、社會公平問題充滿好奇與興趣,但是由于學生本身生活閱歷與視角的局限性,要全面確切地理解“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怎樣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收入分配如何實現社會公平”等問題是有難度的。所以如何深入淺出地創設情境,啟動學生的思考與學習探究十分關鍵。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義;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義;實現公平的收入分配的舉措。

  2、理解保證“兩個合理比重“的意義以及重要落實措施。

  3、懂得效率的含義;理解公平與效率的辯證關系和我國處理效率與公平關系的政策措施。

  能力目標:

  1、準確把握效率與公平之間關系的辯證思維能力。

  2、從收入分配角度對如何提高效率、調動人們的生產積極性提出合理化建議的實踐能力。

  3、結合和諧社會建設,對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議的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新課標第一網

  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分配制度的優越性,并能正確認識和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樹立效率意識,培養公平精神。

  〖教學方式〗

  采用情景教學法、探究法、討論法、社會調查法等教學方法,通過學生實地尋訪、收集、整理有關資料,并進行課堂匯報等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形式,啟發學生思考探究,學以致用。

  〖教學構思〗

  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導入 導思:本課從一個小故事《分粥》開始,討論:為什么用這個辦法分粥和尚們都樂意接受?

  引入公平問題 ◆啟動

  一、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 探究活動1:這樣分粥能使大家一直滿意嗎?為什么?怎樣讓大家能持續地愉快和睦地在一起生活?(結合課文思考討論)

  (1) 公平的含義

  (2) 公平的意義

  (3) 我國收入分配是如何實現社會公平

  探究活動2:今天我國的收入分配狀況如何?(播放視頻)新聞報道《從制度保障社會公平》,思考:

  ①百姓怎樣看待這種現狀?

  ②我們政府又以怎樣的措施來解決收入分配的公平問題呢?((四人小組討論回答)

  結合視頻內容,學習我國處理社會公平問題的措施和意義。 ◆探究與思考

  二、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 探究活動3:怎樣才能解決我國勞動者收入低和收入差距拉大的難題?

  (1) 效率的含義

  (2) 效率和公平的關系 ◆探究與思考

  社會實踐活動:

  “尋訪我們身邊的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

  了解不同收入家庭的生活方式,并對他們進行訪談。(同學進行課堂匯報)

  思考: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應當如何處理效率與公平關系?

  (3)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

  ◆體驗與感悟

  總結 在過去30年,中國在不斷推動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回顧其中的變化: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恢復按勞分配的原則;

  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提出要在“在促進效率的前提下體現社會公平”……

  XX年xx大報告首次提“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XX年,xx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注重公平。”

  拓展問題: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這些變化給我們以怎樣的啟示? ◆拓展

  【教學設計說明】

  設計思路:

  ◆啟動——通過淺顯的小故事《分粥》引入公平問題,激發學生興趣,啟動狀態,進入學習。

  ◆探究與思考——通過故事分析、播放新聞視頻《從制度保障社會公平》,創設情境,設置問題,逐層深入,解決公平、效率以及二者的關系等重點問題。

  ◆體驗與感悟——通過“尋訪身邊的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問題現狀,形成個體的切身體驗;最后在課堂上選取小組進行尋訪匯報,呈現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成果,解決了難點問題:“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并通過學生親身的感悟加深了同學們對我國社會主義分配制度優越性的理解,達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實現本課的知識升華。

  ◆拓展——在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之間,我國的收入分配制度在不斷的變化中得到改革與發展,通過思考發生這些變化的原因和意義,理解我國與時俱進的制度改革,拓展學生全面辯證地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反思

  新課程提出“以學論教”的觀點,評價一個教師的教學是否有效,是否成功,關鍵是看其教學行為產生在學生身上的實際效果。本課當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要求使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分配制度的優越性,正確認識和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樹立效率意識,培養公平精神。通過學情分析,我們了解到學生由于本身生活閱歷與視角的局限性,首先對社會收入問題了解并不深入,其次缺乏對社會公平的感性認識,如果單憑教師的講授、舉例、討論是難以達成這一教學目標的。

  根據這一分析,我們設計了一個體驗式社會實踐活動,學生進行一個實地采訪,題目是“尋訪身邊的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剛開始時,學生們挺抗拒,覺得身邊沒有這樣的家庭,而且就算找到這樣的家庭,也很難采訪。但是堅持下來,竟然很多小組都完成了尋訪任務,最后做現場匯報時,學生真切產生對現實社會收入分配差距與公平問題更深刻的理解,由于親身前往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進行了采訪,現實的巨大觸動使他們對社會的弱勢群體的關愛油然而生,也理解了高收入家庭努力創業的艱辛,發自內心產生了對社會公平的呼喚和處理效率與公平關系的深刻思考,這種人文情懷絕非教師單純的講授和論證能夠燃點。如何有效地設計學生參與式的學習實踐活動,實現政治學科的情感教育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附件:補充材料

  一、 小故事:分粥

  有幾個和尚住在廟里,每天分吃一鍋粥,但是粥總是不夠分。開始,他們輪流值日分粥,結果一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能吃飽的,就是自己值日的那一天。

  后來,他們決定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讓他給大家分粥。結果有人就挖空心思地去討好、賄賂分粥的人,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

  大家又組成三人分粥委員會及四人評選委員會,但還是互相攻擊、扯皮,當粥吃到嘴里時已成涼的了。猜一猜,他們最后想出怎樣的分粥辦法讓大家都滿意?

  原來方法很簡單:無論誰分都沒關系,但分粥的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了后,端剩下的最后一碗。這樣一來, 大家都盡量分的公平些,所以,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

  二、 視頻內容:《從制度保障社會公平》鳳凰衛視新聞

  在今年召開的兩會上,代表委員特別關注由收入差距引起的社會問題,指出這是引發社會不公平感的重要原因,學者指出政府應加快制度改革,利用增長的財政收入加大對低收入人群的補貼,使城鎮各界居民享受公平的競爭起點和機會。

  記者現場:一個在深圳打工的農民工小楊的賬本被互聯網廣泛轉載,“一個月賺770塊,還要給老家讀高中的兒子200塊,給生病的母親50塊。”小楊說:“很難存下錢,除去房租、吃飯,一個月所剩無幾。”

  記者采訪:一個月770元收入對于北京市等大城市的白領是什么概念呢?

  受訪男白領:相對于我一個月薪水的八分之一,或者一個月的電話費。

  受訪女白領:大概是買一件大衣的價錢吧。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城鎮中10%的最高收入家庭與最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差距是9倍,有學者認為,如果算上灰色收入,則相差30倍。

  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對灰色收入需要進行規范和整治,通過對制度的完善避免公共資源的丟失和收入差距的不斷增大,利用增長的財政收入加大對低收入人群的補貼,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創造更公平的社會環境,使各界居民享受公平的競爭起點和機會。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教學設計 篇2

  1. 教材分析

  1.通過學習,懂以及收入分配注重收入公平的必要性,懂得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了解我國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政策措施。

  2. 本框內容承接上一框題,對個人分配制度的進一步深化,從個人分配制度入手,進一步理解我國分配制度。

  2. 學情分析

  1.本校學生基礎較差,邏輯能力相當低下,在理解本節內容時會出現一些障礙,因此在講解時應詳略得當。

  2.學習完本節內容后應該及時做好同步導學案,以便加深了解。

  3. 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1、 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

  2、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問題

  4.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在經歷了“效率優先”的改革之后,中國社會從來沒有想過 像今天這樣強烈的呼喚公平正義。一方面,國民經濟呈現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不少人利益受損,心理失衡,群體性事件和惡性事件時有發生。如果不及時化解這些矛盾,我們很有可能陷入“經濟發展了,社會矛盾加劇了”的境況。為此,黨的xx屆六中全會強調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我們這節課來學習一下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

  進行新課

  一、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

  1、公平的含義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60頁探究活動,討論并回答兩個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討論,發表見解,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觀點二 是正確的 公平不等于平均。

  (1)公平的含義

  公平的含義較寬泛,涉及經濟、政治、法律等各個領域。包括起點公平(又稱機會公平)、過程公平(也叫規則公平、程序公平)、結果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是指結果公平。我們這里學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公平的含義比較寬泛,它與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平均主義有著根本的區別。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平,是根據社會的不同利益主體在社會經濟交往活動中,按照他們都能夠接受的規則處理相互的利益關系,在承認物質差別性的前提下,盡可能使社會成員收入分配相對平等,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進步,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而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公平是絕對的平均主義,不考慮客觀差異;是不講效率的“公平”,實際上是不公平,它妨礙了效率,阻礙了生產的發展,結果使人民長期處于貧窮狀態,結果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貧窮。

  (2)堅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義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參看材料并回答問題。

  看材料:基尼系數是國際通用的衡量貧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絕對平均;0.2-0.3表示比較平均;0.3-0.4表示相對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今年3月份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收入分配課題組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XX年全國的基尼系數達到0.454,城鎮內部的基尼系數達到0.319。如果把非貨幣因素考慮進去,中國的城鄉收入差距堪稱世界最高。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統計數字,我國占總人口20%的最貧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只有4.7%,而占總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高達50%。

  問題;上述材料中收入分配公不公平?為什么?

  作用:有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3)如何實現或體現社會公平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參看教材61頁插圖,并回答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踴躍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力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參看教材61頁第二個探究活動,并回答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踴躍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我們制度公正方面的推進力度和進展是前所未有的:取消農業稅,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大力發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公共服務均等化;修改義務教育法,nongcun義務教育免費從西部向全國覆蓋;按“提地、擴中、調高”的改革思路,逐步結決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問題。

  (資料:初次分配:國民收入在物質生產部門內部進行分配,形成國家、集體(企業)、和勞動者個人的原始收入。

  再次分配:國家參與的分配,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目的在于保證滿足非物質生產部門、重點建設項目資金、社會消費和集體福利事業、各地區經濟平衡發展、社會后備基金的需要等。)

  在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政府要對收入分配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二、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1)效率的含義

  效率指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較,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資源的節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效率是人類經濟活動追求的基本目標之一。

  (2)教師活動:看材料;中國環境科學院的任陳海院士說,近XX年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超過9%,最高達到14、2%,但這種增長卻對資源和環境帶來很大不利影響。可以說,中國20年來的經濟發展是以嚴重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及資源浪費為代價換來的。 首先是對自然資源利用率低,我國gdp增長的能耗是美國的5、5倍、日本的13倍、德國的7、7倍、英國的4、6倍、法國的10倍、意大利的9、7倍。 其次,環境污染嚴重。到今天,環境和生態的承受能力正在達到極限。壁如水資源問題,全國70%的河流污染嚴重,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淮河流域污染企業首先遭到了關閉,繼之是太湖地區的污染企業,長江的年排污水量為每年130多億立方米,水質已嚴重惡化。下一個治理的重點將是長江沿江污染企業。森林方面的生態破壞已經使中國在1998年不得不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砍伐。《中國經濟時報》曾報道過河北邯鄲市的例子,1993年邯鄲市gdp約360億元,而當地滏陽流域污染對工農業造成的損失是7、5億元,對人體健康造成的損失9億元,對環境質量造成的損失為15、4億元,損失總額高達32億元,約占gdp的9%。這就是說,如果將環境和資源成本計算進去,我們每年的經濟增長入不敷出。

  教師點撥:追求效率是經濟活動的基本要求。追求效率符合我國國情。我國是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相對貧乏的大國。并且,我國經濟的效率長期低下,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差很大,從而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效率與公平的辯證關系

  教師活動:材料:隨著我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財政收入的增加,使我們有能力對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地區進行財政傾斜,以幫助這些地區經濟共同發展,從而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而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地區的發展又大大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結合上述材料,談談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踴躍發言

  教師總結:效率與公平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與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基礎。社會公平的實現只有在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率、增加社會財富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沒有效率作為前提與基礎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貧窮。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只有給勞動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權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發勞動者提高效率的積極性。

  效率與公平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效率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是增加社會財富的根本途徑,它有利于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促進生產的發展。公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活穩定。二者是對立的。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參看教材63頁,就探究活動中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4)處理好效率和公平關系的做法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63頁,回答:怎么樣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啊 ?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認真總結,發表見解

  教師點評:效率優先,實質是發展生產力優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為首要目標;兼顧公平,是指社會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使分配的結果能促使人們奮進,社會具有生機喝活力。

  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在現階段我國的分配方式中,無論初次分配,還是再次分配都要堅持效率和公平的原則。

  。

  5.板書設計

  一、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

  1、公平的含義

  (1)公平的含義

  (2)堅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義

  (3)如何實現或體現社會公平

  二、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1)效率的含義

  (3)效率與公平的辯證關系

  (4)處理好效率和公平關系的做法

  6.教學活動設計(含師生對話設計)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參看教材61頁插圖,并回答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踴躍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力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參看教材61頁第二個探究活動,并回答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踴躍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我們制度公正方面的推進力度和進展是前所未有的:取消農業稅,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大力發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公共服務均等化;修改義務教育法,nongcun義務教育免費從西部向全國覆蓋;按“提地、擴中、調高”的改革思路,逐步結決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問題。

  教師活動:材料:隨著我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財政收入的增加,使我們有能力對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地區進行財政傾斜,以幫助這些地區經濟共同發展,從而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而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地區的發展又大大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結合上述材料,談談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踴躍發言

  教師總結:效率與公平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與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基礎。社會公平的實現只有在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率、增加社會財富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沒有效率作為前提與基礎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貧窮。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只有給勞動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權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發勞動者提高效率的積極性。

  效率與公平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效率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是增加社會財富的根本途徑,它有利于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促進生產的發展。公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活穩定。二者是對立的。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參看教材63頁,就探究活動中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

  學生活動:積極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反思:學生積極性不高,本節邏輯性較強,學生理解還有點問題。應多舉實例,以便理解。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教學設計(精選2篇) 相關內容:
  •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

    【學習目標】 理解公平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義,懂得社會主義社會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然性,理解我國當前實現社會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舉措,理解保證“兩個合理比重”的意義及重要落實措施,懂得效率的含義,理解公平與效率的辨證關系,理...

  •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

    第二框 一、教學要求1、基本要求(1)知道效率和公平的含義(2)了解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的影響(3)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現及其意義(4)理解效率與公平的關系2、發展要求理解兼顧效率與公平的重要意義二、基礎知識1、公平(1)含義: 是...

  •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教案

    【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①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義;②懂得社會主義社會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③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④理解我國當前實現社會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舉措;⑤理解保證“兩個合理比重”...

  • 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 第二課時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 教案

    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 第二課時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 教案【內容目標】解析"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學習要求】了解:效率與公平的含義。理解:正確認識和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 高一政治《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說課設計

    1. 教材分析1.通過學習,懂以及收入分配注重收入公平的必要性,懂得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了解我國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政策措施。...

  •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

    《收入分配和社會公平》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識記效率、公平的含義;效率與公平的辯證關系。2、理解如何堅持效率和公平原則。3、結合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體事例,說明收入分配如何實現公平。...

  • 推動社會進步的偉大變革(通用2篇)

    第二十四課 《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學程導航第2課時 推動社會進步的偉大變革一、學習目標1.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正確看待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新變化和新問題。2.幫助學生了解我國改革開放的主要內容,感悟改革開放的重要意義。...

  • 關于春節社會教案(通用2篇)

    活動設計背景1、客觀因素:再有一個學期大班的同學就要升入小學,為了讓幼兒園的學習生活給他們留下難忘而深刻的印象,特組織開展這個活動。2、時間因素:元旦期間3、能力因素:大班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也有相應...

  • 托班的社會教案(通用10篇)

    活動目標:1、認識汽車、自行車、火車、知道它們是交通工具。2、能夠模仿交通工具所發出的聲音。3、通過模仿交通工具的聲音體驗游戲的快樂。活動準備:汽車 自行車 火車 (錄音) 歌曲《開火車》。...

  • 大變革時期的社會經濟(通用8篇)

    (一)教學目的1.要求學生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掌握鐵器與牛耕、李冰與都江堰、手工業的進步和封建城市等基礎知識。...

  • 元朝的社會經濟和中外交往 教材教法(精選2篇)

    第十四課 地位分析元朝統一后,疆域遼闊,交通發達,社會秩序趨于安定,民族融合進一步發展,統治者比較重視經濟的發展,元朝的社會經濟和海外貿易在宋代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 第三冊社會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原則(精選2篇)

    科目思想政治題目第二課第一框社會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準則p19(章、節、頁)教學目的和要求①記住法律準則的特點。②掌握無規矩不成方圓的寓意,即做任何事情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并用以指導自己的日常行為。...

  • 第四冊依法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精選3篇)

    教學目標認知目標 使學生弄清以下概念;公共安全、社會管理秩序。初步掌握以下知識:法律規范作用的表現,法律規范和協調人際關系,我國法律在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危害。...

  • 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通用2篇)

    三、課標要求: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認識其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意義。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 ①了解鄧小平南方談話及其重要作用,認識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

  • 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 教學設計(通用2篇)

    示例1.導入的過程提問:十年“文化大革命”給中國帶來了哪些損失?設想一下當時人民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教師小結(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經過三年恢復和三年改造,開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也開始在實踐中探索建...

  • 高一政治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片免费在线视频 | 在线免费看黄色片 | 国偷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久 | 国产av一区最新精品 |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欧美国产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 | 欧美性稚交6-12 | 人妻偷人VA精品国产旡码 | 国产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全黄 |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久久国产亚洲AV无码 | 亚洲精品综合五月久久小说 | 黑人寡妇xxxⅹ黑人猛交 | 伊人网网站 | 成年人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婷婷成人综合 | 午夜性做爰A片免费看 |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 又大又硬又黄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 麻豆视频网站入口 |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777久久久精品 | 青涩av| 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 | 一本大道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成人在线视频观看 |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新郎 | 久草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区 | 在线免费视频日韩 | 九九热视频这里有精品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 9i看片成人免费 | 在线免费精品视频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 日韩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