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人教版)
第三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第一節 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分析數據說出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的原因。
2.通過嘗試解讀數據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運用觀察、比較法進行探究的能力。
3.分析資料,并能舉例說出水對植物分布的影響,加強對有限水資源的保護意識。
重點和難點
1.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的原因。
2.水對植物分布的影響。
3.解讀實驗數據的技能訓練。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多種新鮮的蔬菜水果、計算器、水彩筆、多種圖片資料。
教師準備:測干小麥種子含水實驗裝置、多種圖片資料、制作CAI課件。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一、導課方案一:在教師詩般的語言中想像大海、江河、雨雪、綠茵、麥浪,聯想到水是生命之源,以此進入情境。
方案二:觀看錄像,展開聯想,進入情境。以抒情的語言激發學生情感,進入情境。
播放錄像。
二、提出問題 方案一:四人小組合作,針對課題內容寫出1~2個想探究的問題,實物投影上展示。方案二:針對課題內容和課前準備,舉手提問1~2個想探究的問題。巡視、指導,參與討論,點撥引導。
聆聽,鼓勵學生大膽表明觀點,點撥引導。三、進行新課:
(一)水在綠色植物體中扮演什么角色?
1.水在綠色植物體中的分布。方案一:四人小組合作,動手試從果菜中找到水,全班交流,設計驗證干小麥種子是否含水實驗方案,分組實驗。方案二:動手試從果菜中找到水,設計方案,觀察教師演示實驗。
強調實驗位意事項。 演示實驗,提醒學生注意觀察。
2.水在綠色植物體中的含量。方案一:觀察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方案二:課前收集有關資料,交流探討。
出示CA1,指導分析。
對不同意見進行補充和交流。3.水對綠色植物生活的重要作用。方案一:四人合作,聯系生活,調動經驗儲備,討論交流,相互補充。
方案二:根據提示,深層挖掘內涵。
指導、點撥、歸納。
出示CAI進行提示。(二)解讀小麥對水需要量的實驗數據。方案一:獨立計算和畫出直方圖,實物投影展示,全班交流,談啟發。
方案二:四人小組合作計算和畫直方圖,組間交流點評,談啟發。提出要求,巡視、指導。
指導分工,控制時間。(三)水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會影響植物的分布。
方案一:展示課前收集過的有關圖片資料,闡述觀點。
方案二:四人小組合作討論,分析出水的分布對植物分布的影響。
實物投影展示,對學生的課前活動進行鼓勵性評判。
出示CA1,點評。分析李白詩句。方案一:四人小組合作,分析交流,找出詩中的缺憾,并談從中所受的啟發。
方案二:觀察分析,找出詩中的缺憾,發出節水倡議。巡視、點評。出示CAI提示,補充,點評,情感教育。
[1]
- 第一章 植物體的基本結構(精選2篇)
第一章 植物體的基本結構第二節細胞(課2)本課可采用實驗與教學同步進行。先指導制作臨時裝片,當學生在顯微鏡下找到所要觀察的物像時,可出示掛圖,讓學生對照掛圖找到視野中相應的細胞結構,同時仔細地觀察,完成后讓學生停止操作,以課...
- 第三章第二節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精選2篇)
教材分析關于根適于吸水的特點的教學,可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植物通過根吸水,引起學生探索植物根吸水的具體部位的興趣。然后,通過實際觀察和估算,確定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 植物生長記錄(精選2篇)
有益的學習經驗:學習觀察記錄的知識,樹立初步的觀察植物、照顧植物的任務意識。準備:每組一本植物生長記錄簿、種子完整生長過程的圖片,記錄樣例、標尺簽。...
- 多彩的大自然——春天的動、植物(精選2篇)
一、活動名稱:幼兒園的春天二、活動目標:1.要求幼兒把感受到的春天特征用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動腦動手能力和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 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教學設計(通用2篇)
《3.3.1 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⑴說明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的原因。⑵舉例說出水對植物分布的影響。⑶嘗試解讀數據的方法。...
-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教學設計(精選2篇)
【設計思路】:本節課采用探究式教學、實驗教學和引導談話法等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針對本節教材特點、學生特質和教學資源的可操作性,本節教學設計主要從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通過觀察實物,對照實驗,識圖比較,配合多媒體課件等...
- 第3單元 第5章 綠色植物的一生(通用3篇)
第3單元 第5章 綠色植物的一生第五節 植物的開花和結果(2課時)一、教學目標:知識性目標:1、識別花的基本結構,并說出花各部分的主要功能。(重點)2、概述開花授粉的過程。(難點)3、說出植物果實的結構及其形成過程。...
- 植物和我們(通用3篇)
教學內容 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下冊 執教日期 月日,星期 三維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調查植物的用途。 2.能用畫圖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 科學知識 1.知道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2.知道我們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的哪部分。...
- 《植物籽粒拼圖》教案范文(精選5篇)
一、教材分析本課是“設計應用”領域的課程,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目標設課。本課教學以“植物籽粒拼圖”為課題,利用各種植物的種子、紙板和膠水進行拼圖、粘接,創造和設計形象。...
- 植物的不同與相同(通用2篇)
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1.能夠對植物進行細致觀察,并用文字、圖畫描述觀察結果。2.能夠盡可能多地找出兩株植物之間的不同和相同之處。3.能夠自定標準給身邊的常見植物分類。科學知識1.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2.認識到植物的多樣性。...
- 迷人的夏天——有關《迷人的夏天》動植物資料(通用14篇)
青蛙青蛙是兩棲類動物,青蛙是以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主食,因此必須棲息於水邊。青蛙頭上有兩只圓而突出的眼睛,一張又寬又大的嘴、舌頭很長。身體的背上是綠色帶有深色條紋,腹部是白色。...
- 太空里的植物(精選9篇)
1、認識目標:通過引導學生對進行想象、感受,應用各種材料進行大膽、有趣的創作。2、技能目標:運用繪畫、剪貼、泥塑等方法進行造型。3、情感目標:主動探索、敢于實踐,勇于發現,合作交流。...
- 《植物的彎曲》教案(通用7篇)
設計意圖:本活動選材于建構式課程。在此活動中,我充分利用社區的有利資源,因為我們所在的東白魚潭小區是花園式小區,綠化面積較大,各種植物琳瑯滿目。...
- 身邊的動植物(通用2篇)
1 身邊的植物 教學目的: (一)科學探究目標: 1、在觀察活動中,能夠調動各種感官識別常見植物,描述常見植物的特 征,會依據不同標準對不同植物進行簡單的分類和比較。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觀察記錄。...
- 第二節 苔蘚植物(精選3篇)
詳細介紹:第二節苔蘚植物教學目標1.通過了解葫蘆蘚的形態結構和生殖等特點,進而了解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對自然界的意義。2.通過對葫蘆蘚的觀察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實驗能力。...
- 高中生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