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動態(tài)生成”的意外更絢麗多彩
互動方式:學生回答與教師講解相結合。
t:這幅作品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s:深陷的面頰、垂下的凌亂發(fā)絲、青筋暴露的頸部、頭巾、眼睛等深刻描繪出這位母親的形象。
t:畫家想表達人物怎樣的情形?
s:(苦難、堅強、容忍等)
歸納:畫家通過夸張面部特征來描繪這個人物形象。
2、典型的漫畫人物形象,觀察眾生相——線條表達了情緒。
3、展示《吶喊》——顏色也可以表達情緒。
歸納:借助線條和色彩,我們可以把“現實中的他”和“內在的他”表現出來。
t:我們怎么畫同學肖像呢?先用語言來描述同學的形象,我們請一位同學當模特,好不好?
s:好。
t:那么老師隨意請了?
s:行。
(考慮便于學生描述,我請了形象特征比較明顯的z,為了讓大家看清楚,請z站在講臺前。)
t:現在請大家對z的形象特征和個性特點用語言來描述。
(學生踴躍發(fā)言,用語言描述z同學的特征)
s:鼻梁很挺、小平頭。
s:瘦高身材、有點內向。
------
t:同學們講得不錯,有沒有要補充的?
(這時“意外”發(fā)生了。y同學舉手,我請他發(fā)言,他說出來的話讓我有些措手不及。)
y:“前面同學們描述得不準確,我覺得z同學長得很難看,大餅一樣的臉,眼睛小得成了一條線,左臉和右臉不一樣大,一臉小痘痘和麻子!
(他還沒說完,全班同學哄堂大笑,站在臺上的z臉漲得通紅,眼淚都要掉下來了。我十分尷尬,非常惱火,又不能當場批評y同學。此時課堂氣氛變得緊張,怎么辦呢?我轉而一想,何不利用這次機會對學生進行一次“語言和禮貌”的思想品德教育呢。我走到z前面,用手托起他的頭,裝作很認真和很仔細地看z。)
t:z真的很難看嗎?老師倒覺得他長得很文靜,眼睛雖然不大,但非常有神,很有男子漢的氣魄,并不是眼睛大就一定很漂亮、帥氣。像現在大家喜歡的周杰倫眼睛不也很小嗎?你們看看他們的眼睛是不是有些像呢?
(隨后我便引導同學描述特征的時候應該從幾個大的方向著手,如:臉型、發(fā)型、五官和身材等。)
y再次描述z時,就很準確地把握住了人物的特征。當z走下臺時,我聽到有同學悄悄地叫了他一聲“小周杰倫”,加上我對他形象的贊美,z顯得很得意。
(課堂危機是解決了。)
t:現在大家心情如何?
s:很好。
t:那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喜歡第一次y說的話還是第二次的?
s:(異口同聲)第二次。
t:為什么?
s:第二次說的話好聽一點。
s:第二次說的話比較友好。
------
s:第一次說的話讓人感覺不尊重人,不顧別人感受。
s:第一次說的話會影響同學之間的友誼。
t:大家是否都這樣想?
(觀察學生的反映,95%以上的學生同意。)
t:語言會傷人自尊、影響同學之間的友誼,所以以后我們說話可要小心哦。講述了兩個歷史上為一兩句缺乏禮貌的話反目成仇以致大動干戈的故事,春秋時期,陳國國君靈公被夏徵舒用箭射死和三國時期,關羽的 “虎女”焉能嫁“犬子”。
(在小結時我再針對性地指出,在同學關系上應該做到說話有禮貌、相互友愛、理解和尊重,不能揭人所短,而且說話的語氣、聲音、表情的不同,同一句話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引起誤會而傷害到別人。讓學生真正明白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得到別人的友愛和尊重。)
三、課后反饋:
y同學:老師,我錯了。同學長相不好可能已經非常痛苦了,我還說他,是一種非常不禮貌、不尊重人的表現,造成了對同學的傷害,影響團結,就是開玩笑說話也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想到對方的感受,不能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中國這么多人能彼此做同學也是緣分,因此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忍讓,和諧相處,這也是將來進入社會與人相處的基礎。(課后y同學還向z同學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