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動態生成”的意外更絢麗多彩
課代表:老師,從那節課后,我們班變樣了,同學之間互相理解、團結互助,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現象少了,說話也不尖酸刻薄了,多數同學充滿自信、公平競爭、幫人所需、大度為懷;學習上互幫互學,共同進步,生活上一人有難,八方相助,紀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現在我班的氣氛真好。
班主任:今天接到y同學媽媽的電話,說y同學在家的表現有很大的變化,回家后跟我說的都是同學的優點,挖苦人家、我最好的言語幾乎聽不到了;對長輩說話的語氣也變了,多了尊重,少了命令和挑剔等等。想不到上了初中才一段時間,孩子發生了那么大的變化,謝謝老師。
四、案例分析:
就本節課來講,課堂上出現的“意外”,教師可能有以下幾種反應:
反應一:學生說完,老師劈頭蓋臉地罵y同學一頓,責怪他怎么這樣說話,你自己長得有多少好看,不好聽的話說完后,然后繼續上課。那么將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以及自尊性,還會使被描述的學生產生自卑感。
反應二:課堂上,老師為了完成自己預先設計的教學計劃,聽到學生不同意見或想法后趕緊把學生的思路拉回來或不預理睬。這樣久而久之,學生會不去想,不去問,更不會有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能力就成為一句空話。
反應三:學生說完,老師楞在那里,束手無策,讓課堂亂成一團后冷場,那么不但不能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會受到嚴重影響。
反應四:學生提出不同看法或傷及到其他同學的自尊后,老師創設平等交流的氛圍,及時正確的引導學生或分析學生的“看法”是否合理或組織全班學生討論,把學習內容延伸,把“意外”變成契機,這才有可能把新課程理念落實到位。
五、教學反思:
1、分析原因:
這事雖然過去了,但一直思考課堂上的“意外”產生的原因,我想應該是課前準備不夠充分造成的。課前沒有充分考慮現在學生的狀況,現在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不懂得尊重別人,不會為別人著想,從不考慮別人感受,一向我行我素,而且大多數獨生子女的攻擊型需要比較強烈,好主動出擊、喜歡批評他人、聽不得批評,嫉妒心強,都比較自我;再加上上課時沒有提前給同學們一個正確的引導,才導致了這種現象的發生。通過這節課,使我真正體會到課前充分準備的重要性,稍一疏忽,上課時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
2、不要輕易放過機會
“非預設性教學”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最重要特征。新理念下的課堂是活的,隨機生成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度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是真實的生活經歷,因此意想不到的課堂意外是正常的。所以,當面對無法回避的課堂意外時,我們應該對它有正確的認識,不要輕易放過機會,把這意外及時納入預設的教學當中,在冷場的時候及時調整,在出錯的時候重構共建,從而使課堂上的意外轉化成教學中寶貴的課程資源和財富。例如今天課堂上發生的事情,假如我不充分利用的話,那么就失去了一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機會。
3、人文,在“意外”中體現。
新理念提倡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發生的這種“意外”,它也反映出學生的某種隱性的心理需要。關注、體察和創意讓看起來只是意外的細節變得富有靈性,盡管單純,但它卻充溢著靈動的智慧和人文的關懷。課堂上我用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學生,用寬容的心來善待學生的失誤和過錯,而不是嚴厲的批評和責怪,讓學生體會到真正關懷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