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的查找與共享--
【適用教材】浙江教育版
【適用年級】高中一年級
【教學要求】
知識目標:
1.使學生學會對指定的文件夾設置只讀、完全和根據密碼訪問三種不同方式的共享,并且能夠理解三種不同的共享方式之間的區別;
2.使學生學會按照文件的名稱和位置、日期、高級三種方式對文件進行查找。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探索能力、認真觀察事物的能力;
2.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互相協作,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文件的共享和文件的查找。
難點:三種不同類型共享方式的區別,文件查找中“?”和“*”的靈活使用,按文件的名稱和位置、日期、高級三種方式對文件進行查找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設計思路】
通過復習文件和文件目錄,讓學生了解文件的概念,文件命名的一些規則,文件的擴展名與文件類型的關系及文件的屬性,接著由老師演示按三種方式對指定的文件進行查找及對指定的文件夾設置三種不同類型的共享,在演示操作過程中要不斷提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后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上機操作,讓學生通過具體實踐來學習和消化新知識。信息技術課的操作性很強,在上課過程中一定要體現“以操作帶動學習”的教學原則,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在計算機機房里來回走動并且觀察學生的具體操作,指出他們操作過程中的錯誤。
【教學過程】
(一)復習(時間安排:5分鐘)
老師: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文件和文件目錄,現在我請一位同學回答兩個問題:
1.文件命名的規則有哪些?
2.windows采用什么樣的目錄結構?
學生: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并回答問題
1.通過讓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通過復習,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文件的概念、文件命名的一些規則、文件的擴展名與文件類型的關系、文件和文件夾的屬性等知識的理解和學習。
(二)文件的共享
引入(時間安排:2分鐘)
老師:以前我給大家聽過一些mp3的歌,現在我的教師機上還有很多,不知大家是否想要?
學生:想。
老師:那我通過什么方式才能給你們呢?
學生:共享。
老師:很好,已經有同學知道共享了!我們現在面臨的是一個網絡時代,資源共享已經成為主題,那我們到底怎么去實現這個共享呢?這節課我們就先來學習怎么共享?
學生:認真聽講,獨自思考,并回答問題。
由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很想知道應該怎么共享,提高學習積極性。
講授新課(時間安排:10分鐘)
老師:很多同學在家里經常玩電腦,現在有一個簡單的操作題,請一位同學上來做一下。桌面上有一個名為“高一”的文件夾,請你把它設置成共享。
學生怎么做也做不出來,而且嘴巴里還自言自語地說:“奇怪!學校里的電腦怎么跟家里的不一樣,怎么點右鍵沒有共享這一項?”
老師說明原因,加深學生對共享前準備設置的印象:我們要進入網絡進行資源共享,先要把計算機設成網絡系統中的一員,即共享前的準備,方法是單擊“開始”菜單──選擇“設置”選項──選擇下一級中的“控制面版”──雙擊“網絡”圖標,單擊“文件及打印共享”銨鈕,彈出,對話框,選中允許其他用戶訪問我的文件前面的復選框,然后單擊“確定”按鈕退出,重新啟動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