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愛問的霍金》教案(通用4篇)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愛問的霍金》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張衡也在數星星,他偎依著奶奶,一直數到了幾百顆。為什么他能數得清?因為他通過觀察,發現了星星不是像奶奶說的亂動,而是在有規律地動。也許是爺爺的啟發,也許是發現的成就感的驅使,長大以后的張衡刻苦鉆研天文學,成了的天文學家。
我們可以先和孩子們一起對著“明朗的夜家”數數“天上的星星”,再到課文里找“星星”(生字),如,“撒”字叫金星,“楚”字是火星,“衡”字為水星…… 哪個孩子找到并認識了一個,就獎他一顆“星星”;哪個孩子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就獎給他一個“獎章”。這樣,您一定會感到教學是那么的富有情趣,孩子們也會感到學習是多么的輕松!
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3.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數過星星嗎?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數一數天上的星星,看看天上的星星有什么奧秘。播放滿天星星的動畫,學生邊看邊數星星,再說說自己的發現。在我國漢朝,有一個愛數星星的孩子,他說,天上的星星,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他數星星發現了什么秘密呢?我們來讀讀《數星星的孩子》。
二、識字寫字
1.識字指導。
本課要認的字中,“仰、衡”是后鼻音,“撒、組”是平舌音,“傻、楚”是翹舌音,要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數”是多音字,在本課中shǔ和shù兩個音都出現了,要注意這個字在詞中的正確讀音。生字的呈現方式,可以先出現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如,“距離、碧玉盤、仰起頭”。在讀準詞語的基礎上,再認讀生字。要鼓勵學生運用漢字的構字特點以及自己積累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基本步驟是:自讀課文,勾畫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動手動腦,記憶字形。
在學生充分自主、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匯報、“小老師”領學等形式進行正音、辨形、可讓學生從“撒、玉、組、漢、仰、距”這幾個字中,自由選擇自己有把握的字、感興趣的字,進行口頭組詞語的練習。可用“猜字”、“鼓掌傳字”、“形聲字的擴展”等游戲方式進行鞏固練習,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2.寫字指導。
本課要求寫的字大多有明顯的規律,建議教學時以“我的發現”為主,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找到認記字形、書寫規范美觀的方法。如:
(1)我發現了幾個翹舌音的字:勺、珍、珠、數、睡,還有兩個平舌音的字:組、鉆。
(2)我發現了記住生字的方法:“勺”就是把“句”中的口換成點;“玉”就是“王”字加一點或者“寶”字去掉寶蓋兒;“組”就是“祖國”的“祖”左邊換成絞絲旁。
(3)我發現了把字寫美觀的方法:“珍珠”都有王字旁,字形都是左窄右寬,左短右長;“睡”字就是讓“目、垂”“團結”在一起,互相讓著點兒。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你讀了這個故事,是不是有很多話想說?趕快和同學交流交流吧。
二、朗讀感悟
1.指導學生初讀課文,一要讀準字音,二要讀通順,做到不漏字、不添字。
2.教師(或錄音)示范朗讀。可重點示范讀第一自然段。注意“珍珠”和“碧玉盤”的讀音,要讀得親切、可愛。“一顆、兩顆”中間的逗號要停頓稍長,讀出孩子數星星的認真勁兒,突出孩子數星星的耐心。
3.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每個人對課文可以有不同的見解,要讀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讀自悟,可自由讀或小組交流讀。
4.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讀以后的感受,整體感悟文中蘊含的情感。
5.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
(1)學生讀第一、二自然段時可結合看圖,采用動作、身體語言自己朗讀或小組合作朗讀等方式。
(2)重點指導讀好第三、四、五自然段。教師要引導學生感悟爺爺教小張衡觀察星星的情景以及小張衡勤于觀察、樂于探究的科學精神。
6.分角色整體朗讀課文。先在小組里練習,然后指定小組在全班展示。
三、積累運用
1.詞語積累。
無數、珍珠、距離、清楚、刻苦、鉆研、北斗七星、一閃一閃地、一組一組的
2.課后“我會填”的練習,可按課文原句填空。填好之后,再讀讀句子,體會句子的準確、生動。
3.課后“我知道”的內容,可讓學生讀一讀,記一記,再說說還知道什么。
四、實踐活動
1.選一個天空晴朗但沒有月光的晚上,到空曠的地方去觀察一下浩瀚的星空。找找北斗星、北極星,然后用筆把它們的位置畫下來。
2.課外收集一些關于宇宙、星空的文字或圖片資料,在班上展示、交流。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愛問的霍金》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識字,讀通課文。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3、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學習重點:品讀感悟,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學習難點:理解“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白天無人下種,晴夜處處開花,過了五更一夜,天明就不見它。(謎底:星星)天上一把斗,星宿里邊有,宗師它為尊,文才它為首。(謎底:北斗星)千顆星,萬顆星,滿天星星數它明,有它給人指方向,夜里航行不用燈。(謎底:北極星)不行船,卻叫河,沒有水,閃銀波,河身長長連廣宇,嵌滿星斗億萬顆。(謎底:銀河)
是啊,天上星,亮晶晶,就像同學們忽閃忽閃的小眼睛。古時候就有個愛數星星的孩子,你們知道他的名字嗎?(張衡)昨天,布置同學們了解張衡,看來收獲不小啊,老師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分享你們的成果了。誰先來?
(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了解張衡,激發學生積極探究情緒)
生:我聽爸爸說,張衡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是啊,一個博學多才的張衡!】
生:我通過上網,知道了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恒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這標志著人類開始了用儀器記錄研究地震的新紀元。他還制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一個會創造、發明的張衡!】
生:我從書上看到,張衡制造的地動儀是用青銅制造的,形狀有點像一個酒壇,四圍刻鑄著八條龍,龍頭向八個方向伸著。每條龍的嘴里含了一顆小銅球:龍頭下面,蹲了一個銅制的蛤蟆,對準龍嘴張著嘴。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朝著那個方向的龍嘴就會自動張開來,把銅球吐出。銅球掉在蛤蟆的嘴里,發出響亮的聲音,就給人發出地震的警報。這臺地動儀,相當靈敏準確。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張衡的地動儀正對西方的龍嘴突然張開來,吐出了銅球。精確的測知距離洛陽一千多里的隴西發生地震,表明他的精密程度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歐洲在1880年才制造出類似的地震儀,距張衡已經晚了一千七百多年。【是啊,張衡可真了不起!】
……
師:同學們真不錯,通過上網、查書、向大人請教學到了這么多知識,你們和張衡一樣,都是了不起的人!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寫張衡小時候的一篇課文——《數星星的孩子》。(板書課題)指名讀,生評價:他讀得好嗎?好在哪里?(輕聲讀得好)聽得真仔細,你愿意讀讀嗎?(生讀),齊讀課題。
二、復習生字
師:上節課咱們認識了不少生字,還讓它們和星星交了朋友,瞧,他們手牽手出來了!快和他們打招呼吧!(齊讀詞語)拼音沒有了,還能認識他們嗎?男女生賽讀。星星想回家了,咱們送送他們,要讀準詞語才能安全到家哦!(開火車讀)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星星回家了,詞語寶寶也該回到課文中了,請同學們打開書133頁,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寫了張衡一件什么事?他取得了什么成績?
生:課文講了張衡小時候在院子里數星星的事。(真是個會概括的孩子)(師將課題中“數星星”做記號)
生:張衡后來成了一名天文學家。(板書)
四、研讀課文
師:是啊,小張衡特別愛數星星,數著數著,就成了的天文學家,多神奇啊。現在,就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回到1800年前的那個夜晚,一起走進張衡家的院子。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感受星空的璀璨……(播放配樂朗讀)
師:睜開眼睛,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
1、無數星星掛在天上,照亮了美麗的夜空。(老師也看到了)
2、滿天的星星一閃一閃地好像在向我眨眼睛,我真想和他們交朋友。(相信,你會和他們玩得很開心。)
師:你們想得太美了,作者是怎樣描寫夜空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
師:找出來了嗎?誰來讀讀?(讀得真好)(課件出示句子——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師:誰再來讀讀?
師:夜空美嗎?(美)我也同意。
(課件出示句子比較)1、天空中有無數顆星星。
2、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我們將第2句換成第1句好嗎?
生:不好。第二句是比喻句,把星星比作珍珠,把天空比作碧玉盤,既形象又生動。(你真是會學習的孩子)
師:星星和珍珠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生:都很亮,一閃一閃的。(真聰明)
師:是啊,藍藍的天空像碧玉盤,無數的星星像撒在碧玉盤里的珍珠,多美的夜色啊!誰來讀讀,讀出美美的感覺。(指名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仿佛把老師帶到了那個美麗的夜晚。這么美的夜空,你們喜歡嗎?誰再來讀,讀出美美的感覺,讀出你的喜歡。(老師感受到了你的喜悅)還有誰想讀讀?都想讀嗎?那舉手的同學都站起來美美的讀讀。
這么多同學都喜歡這繁星點點的美麗夜空,小張衡也很喜歡,他在干什么呢?(數星星)[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他是怎樣數的?請同學們找出相關句子。(指名讀)
師:誰愿意上臺來表演張衡數星星的樣子?其他同學和老師一起讀句子,好嗎?
師:你簡直就是當年的小張衡啊!謝謝。(師手指天花板)看,天上好多星星啊,咱們和小張衡一起數數吧!(時間為一分鐘)
師:時間到,你數得最起勁,數了多少顆?(120)感覺怎樣?
師:你呢?(40)怎么那么少?(眼花繚亂的,數著數著,亂了,只好重新數。)【你很誠實也很認真】感覺怎樣?(頭仰疼了,脖子也酸了……)
師:可是,小張衡數了幾百顆,他的手會更(酸),脖子會更(疼),他會更(累),說明他數星星是多么地(認真)。多少個夜晚,小張衡就是這樣細心、耐心、認真地數星星。同學們,他可不光是計算星星的數量呢,請同桌分角色讀第2、3自然段奶奶和張衡的對話,邊讀邊想,看看張衡發現了什么?
生:1、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
2、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
3、這顆星和那顆星,中間總是隔那么遠
師:真是一群會讀書的孩子,我們一起讀讀——
師:張衡小小年紀,沒人教就知道這么多,你們覺得他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生:1、聰明【對,你也很聰明】
2、不光聰明,他還善于觀察,善于思考
師:是啊,光聰明,不觀察,不思考,怎么能發現星星不是亂動的呢?又怎么能發現星星之間的距離總是隔那么遠呢?說得多好啊,看來你們也是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孩子。請大家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看看小張衡還發現了什么?
生:他還發現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
師:為什么要用“果然”,小張衡看到的和誰說的一樣嗎?
生(齊):爺爺。爺爺說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
師:張衡聽了爺爺的話,是怎樣做的?老師起個頭,同學們接一接。“聽了爺爺的話,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花了一夜的功夫來觀察,小張衡是多么有恒心啊。孩子們,讓我們和小張衡一起數星星吧,邊數邊聽聽爺爺的教導,誰來扮演爺爺?孩子們,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極星了嗎?怎樣找到的?【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對著的那顆星叫北極星】
【邊說邊演示】:我們看,這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對著的那顆星是(北極星)。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萬別慌張,北極星是盞指路燈,它永遠高掛在北方。瞧,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它轉動一圈需一天一夜。同學們,今天天氣晴朗,晚上咱們也去觀察北斗七星和北極星好嗎?
師:同學們,通過學習課文,你們知道張衡為什么會成為的天文學家嗎?因為——
生:1、因為他小時候就特別喜歡星星,所以……
師:僅僅喜歡就能成為天文學家嗎?
生:因為他從小就善于觀察,善于思考,長大后刻苦鉆研,所以……
師:說得好,怎么知道的?(生讀最后一段)
師:喜歡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嗎?咱們再來聽聽他數星星的故事——欣賞全文
五、拓展,延伸
滿天的星星,寄托著小張衡天文學家的夢想,同學們,你們想讓美麗的星星把自己的心愿掛在夜空,閃耀在浩瀚的宇宙空間嗎?小星星已經來到我們身邊,快在抽屜里找找,向它傾訴你的心聲吧!寫好了的同學請上臺來大聲宣讀你的理想,然后把它貼在黑板上你覺得最合適的地方。【生寫“星星愿望卡”,上臺貼卡。課件播放《藍貓淘氣三千問》主題曲】
六、激情結課
同學們,老師也有個愿望,我并不想做天上的明星,只想做一個數星星的老師。在每一個晴朗的夜晚,數著美麗的星空。“數學家星座”中有“星”;“文學家星座”中有星;“醫學家星座”中有星;“舞蹈家星座”中……;“音樂家星座”中……;“藝術家星座”中……滿天的星星讓我怎么也數不清。你們說,老師的愿望能實現嗎?(能)真是一群自信的孩子,老師真誠地祝同學們夢想成真!希望再見面時,同學們都是天上璀璨的明星!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愛問的霍金》教案 篇3
課前透視
《數星星的孩子》是一篇融描寫人物,科學知識,思想品德教育為一體的優秀教材。課文通過對小張衡與爺爺,奶奶一同觀察天上星星這一故事的記敘,突出表現了張衡從小就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這篇課文語言生動,簡潔,故事性強,蘊含科學知識,內容對學生充滿著吸引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處理好科學知識介紹和學生語文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注意抓住思想內容與語言文字的內在聯系,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感悟抓住人物的表現,在讀中感悟張衡從小勤于觀察,善于觀察,樂于探究的精神,從讀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教學要求
★會認"撒"等9個生字,會寫"勺"等12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張衡之所以成為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小就愛好天文,善于觀察和思考,具有刻苦鉆研的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
★ 學會本課的生字。
★讀中感悟課文內涵,理解重點語句,激發學生情感。
教學準備
樂曲磁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并資料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情景導入:
(播放歌曲《閃爍的小星》)。師生伴隨著美妙的樂曲,雙手戴著金色的星星手飾一起做律動并共唱歌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星星嗎 你們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顆嗎 古代有一個小孩和我們一樣喜愛星星,他還曾經認真地數過天上的星星,你們想認識他嗎 (板書課題)
[意圖:美麗的夜空,動聽的音樂,師生的律動構成了一幅動人的星空圖景,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啟發性的談話,拉近了課文內容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課堂。]
2、資料交流
(屏幕出示人物圖片張衡)談話: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個人嗎 (生:張衡)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與他有關,請大家把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在全班交流一下,讓我們一起走近張衡。(學生交流中,教師出示地動儀及相關圖片,便于學生理解)
[意圖: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能力利于拓寬學生視野,形成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的交流形式為學生的學習成果展示提供了一個舞臺,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了學生成功心理。同時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做好了準備。]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 教師配樂朗讀課文
要求學生聽準字音,給課文劃分自然段。
2, 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朗讀通順流利。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式解決,可以請教小伙伴,查字典,資料或詢問老師。
[意圖:使學生對要求認識的生字有了初步的認識,充分尊重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3, 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1)學生在課文中找到生字娃娃讀給同位聽,比一比誰讀得。
(2)生字闖關游戲:
(a)第一關:大屏幕展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學生排火車領讀生字,如果讀對,智慧鳥就會把生字的拼音帶走。
(b)第二關:摘星星。大屏幕展示動畫星星,在每顆星星的背后都藏著一個生字,學生選擇摘自己喜歡的星星,只要讀準星星背后的生字并會組詞,星星就會變大飛來。
[在游戲中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使得枯燥的認字變為生動的游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既解除了學習疲勞,又鞏固了所學生字,調節了課堂氣氛,寓教于樂。]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剛才表現真棒,生字寶寶都禁不住有份禮物要送給大家呢!(教師屏幕出示閃爍的星空圖)請大家欣賞。
1,學生說說看到畫面有什么感受。
用波浪線劃出課本中描寫美麗星空的句子。(屏幕顯示句子: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自由讀,教師范讀,指名讀。
1 比較句子
(1)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2)晚上,天空有許多星星。
(學生體會第一句把星星比作無數珍珠,把夜空比作碧玉盤,恰到好處,星星在美麗星空的襯托下顯得更加迷人了。第二句,敘述簡單,不夠形象。)區分比較,齊讀,共同體會。
2, 師:小張衡也禁不住被這美麗的夜空吸引住了。
(出示圖)學生說說張衡的做法。并自瀆第一段,劃出張衡數星星的動作(坐,靠,仰,指,數,屏幕出示段落,指名答,點擊標紅)
4, 出示卡片:
一顆 兩顆 一直數到了幾百顆; 一顆,兩顆"后面是什么標點符號 指名加標點。
對比讀:
"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
"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
讓學生體會:用逗號停頓的時間較長,表示張衡一邊數一邊想,一邊數一邊記,張衡數星星多認真呀!
5,學生隨張衡一起做動作數星星。
數到幾十顆,學生談感受。(從感性上體會到數星星的難,從而對張衡,刻苦認真的態度產生敬佩之情。)
6,教師引導:
這么刻苦認真的孩子,一直數到幾百顆,讓我們來夸一夸他吧!指名讀,齊讀第一段。
四、學習課文2,3段(屏幕出示課文)
1,分角色讀
男女生分角色讀奶奶和張衡的話,說說奶奶和張衡對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同位交流,指名說。(奶奶認為星星是雜亂無章的,張衡認為星星之間的距離是不變的,可以數得清)
2,學生再自讀
學生再自讀奶奶的話,從中還可以體會到什么
("傻孩子"說明奶奶對張衡很疼愛,"又"說明了張衡是經常數星星的,他從小就對天體現象有濃厚的興趣,所以他不止一次這樣做,一直在堅持不懈)
3,你同意誰的觀點
(看來你們和張衡一樣有信心。)小組討論交流張衡的話,抒發自己的看法與體會。(從"總是"感受到張衡的善于觀察,積極思考。張衡不僅數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運行規律。可見他刻苦鉆研)
4 小組練習朗讀課文,學生展示。
(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中抒發感情)
五、學習4,5段
1.默讀第4自然段
看看爺爺說了幾次話。用橫線劃出來。(屏幕出示第4自然段)
2.指名讀
指名讀爺爺的第一次話,說說爺爺同意誰的觀點,他告訴了張衡什么知識
師:正像爺爺所說,我們的祖先把天上的星星分成一組一組的,并分成88個星座
(屏幕觀察了解分組星星,識別常見星座)
3.齊讀爺爺的第二次話
(出示北極星和北斗星的動畫)。讓學生根據爺爺的話找出北斗星和北極星。
4.出示投影,說說兩組句子有什么不同。
a) 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b) 那七顆星是北斗七星。
(第二句話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動,具體了。)
5.齊讀第4自然段
指名說說北斗星和北極星的運行規律。
6.說一說
張衡聽了爺爺的話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從書上找出有關的句子讀讀。
(引導學生體會"一夜,幾次,果然,慢慢的"等詞,表現出張衡的認真,善于觀察,執著)
7,齊讀第五段
功夫不負有心人,張衡長大后有了突出的成就,我們來夸夸張衡吧!(齊讀第五段)張衡能成為的天文學家,與他小時侯數星星有什么關系 ?
六、擴展延伸
1, 說感想
學了課文之后,你有什么收獲 說說文中最能打動你的地方。
(培養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2, 欣賞
補充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學生自由讀,指名朗讀(欣賞而已,不求甚解)
板書設計
數星星
張衡——天文學家 (漢朝人)
坐 靠 仰 指 數 (刻苦鉆研)
喜愛 認真 不怕累
這堂課,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運用多種有趣的教學方式教學,創設氛圍,巧撥善引,促使他們質疑問難,獨立探究,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和思維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收到了較滿意的效果。但由于我和學生們對材料的收集不夠全面,以至有個別環節仍有遺憾。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愛問的霍金》教案 篇4
篇一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11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體會“非常、特別、十分”的意義。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霍金遇事愛動腦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科學的感情。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霍金遇事愛動腦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科學的感情。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體會“非常、特別、十分”的意義。
課時安排
本課有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能認讀生字,會寫“金、精、解、通、考、案”6個字。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的徐悲鴻是一位舉世聞名的大畫家,他從小就非常刻苦,才有了后來的成就。今天我們要來了解一位世界聞名的科學家,我們看看他小時候又是怎樣的?
2.簡單介紹霍金的生平。
3.出示課題“愛問的霍金”
4.指名讀課題,全班齊讀。
二、學生初讀課文。
1.讀課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節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做上記號,可以問問老師和同學。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1)自由認讀。
(2)請“小老師”來帶讀生字,可以說說你用什么好辦法來記住它。
(3)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讀,打亂順序分組讀。
(4)去掉拼音,隨機抽讀。
3.記憶生字。
你記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的?(學生交流記字方法)
還沒有記住的字,可以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繼續識記。
4.自由讀課文,看看有幾個自然段?標出序號。
5.手勢表示有幾個自然段。(6)
6.指名一個同學讀課文的第一段,請他邀請幾個小朋友與他合作讀完課文。
7.請讀書的孩子上臺來,臺下的小朋友給他們提出“讀”的要求。(聲音要響亮,不讀錯字,不添字掉字)。
8.讀書的同學也給臺下的小朋友提出聽的要求(認真聽,不說話)。
9.讀后評議:誰讀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悟。
1.課題是愛問的霍金,請同學們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很愛問的?
2.學生在小組里自由組合,自由討論。
3.學生匯報。
4.學習課文。
(1)小時侯的霍金就很愛問,第一段里就說了。
出示句子“他還特別喜歡問這問那”
(2)霍金都愛問什么問題呢?自己找出霍金的問題仔細讀讀。
(3)學生找出問題后,教師出示相應的卡片。
(4)學生自由練讀。
(5)爸爸媽媽對待霍金的問題又是怎樣回答的呢?自己找出來。
(6)同座位互相練讀。
(7)男女生練讀。
(8)師生對讀。
(9)霍金聽了爸爸的話后,他有什么感想呢?
5.全班齊讀第六段。
6.學生談感受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說的?
四、指導書寫生字。
1.觀察,讀記生字。
2.學生獨自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關鍵筆畫。
3.看范寫。
4.學生臨寫,注意強調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5.對比觀察,品字。
要求學生寫完后仔細端詳,與田宇格中的字比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品味字的筆畫美,結構美。
6.評析。
你的哪一個字寫得?好在哪里?
五、作業設計。
1.書寫生字。
2.感情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11.愛問的霍金
特別喜歡問這問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霍金勤學好問的精神。
★正確書寫生字“求、識、幼、深、根”。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霍金遇事愛動腦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科學的感情。
★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非常、特別、十分”的意義。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去拼音生字學生認讀。
2.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二、朗讀課文。
1.上節課我們知道了霍金小時侯是個非常愛問問題的孩子,他經常問爸爸、媽媽各種問題,現在就請你們在小組里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生在小組里朗讀課文。
3.分小組匯報朗讀。
4.學生評議。
5.小結:同學們讀的真不錯,霍金從小就是一個愛問問題的孩子,正因為他這么愛動腦筋,從小就愛探求科學知識,長大了才成為一名世界聞名的科學家,希望同學們也象霍金那樣,愛動腦筋,多提問題。
三、課后練習。
1.出示三組句子
張衡非常認真地數星星。
霍金特別喜歡問這問那。
徐悲鴻畫馬十分刻苦。
2.自由讀句子。
3.比較這幾組句子里帶點的詞語。
4.教師講解。
四、指導書寫生字。
1.觀察,讀記生字。
2.學生獨自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關鍵筆畫。
3.看范寫。
4.學生臨寫,注意強調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5.對比觀察,品字。
要求學生寫完后仔細端詳,與田宇格中的字比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品味字的筆畫美,結構美。
6.評析。
你的哪一個字寫得?好在哪里?
五、作業設計。
1.書寫生字。
2.感情朗讀課文。
3.同步練習。
4.預習古詩誦讀。
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復習鞏固生字詞,學寫“詞”、“識”、“求”三個字。
2、學習課文二至六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文中詞句,進一步體會霍金愛問、會問的特點,并從中文學會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識記生字字形,觀察并寫好生字。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了解霍金從小就善于動腦,愛問為什么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也象霍金那樣,愛動腦筋,多提問題。
教學重點:
1、復習鞏固生字詞,寫好“詞”、“識”、“求”三個字。
2、學習課文二至六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知道霍金是個從小善于動腦,愛問、會問的孩子。
教學難點:
體會霍金霍金愛問、會問的特點,并從文中學會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教學準備:
CAI課件,詞語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初步體會霍金愛問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復習生字詞
1、回顧霍金愛問的特點,齊讀課題。
2、創設情景,復習生字詞。
二、 品讀課文2至5自然段,感悟體驗
1、弄清霍金問了什么。
(1)自由朗讀課文2至5自然段,思考:霍金問了些什么?
(2)生答,相機出示句子。
(3)指導學生讀好兩個問句。
2、了解霍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提出的問題。
(1)思考:霍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提出這兩個問題的呢?
(2)生答,引導學習第二和第四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① 理解“擺弄”一詞。
② 指導讀好第二句話。
③ 體會霍金能在生活中發現問題,真是會問。
第四自然段
① 指導朗讀句子
② 體會霍金能在書本中發現問題,真是會問。
3、了解爸爸媽媽是怎樣解答霍金的問題的。
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媽媽的話,指導讀出媽媽的“慈愛”。
(2)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話中發現解決問題的一個好方法。
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五自然段,弄清爸爸說了幾句話,分別告訴了霍金什么。
(2)重點學習第二句話。
①理解“必須”一詞。
②指導讀句子。
③引導學生從爸爸的話中發現解決問題的一個好方法。
4、分角色朗讀2至5自然段。
三、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六自然段,思考:霍金聽了爸爸的話是怎樣做的?
2、指名說,并指導讀第一句。
3、想象此時的霍金會想些什么。
4、指導學生讀好第二句話,讀出霍金的決心。
四、回顧全文,拓展升華
1、讀課文第一句。
2、師簡介霍金這位偉大的科學家。
3、再讀課文最后一句。
4、學生交流學文后的收獲。
五、指導寫字
1、識字游戲。
2、出示“詞”、“識”、“求”三個字。
3、指名說記字方法。
4、師指導書寫。
5、學生練寫生字。
教學反思
《愛問的霍金》課堂教學中,我從文字入手,引導感悟,聯系學生實際生活,增加體驗,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積累,專注于重點字詞,通過表演感悟,讓小霍金的生活經驗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產生共鳴,學生從文本中體會到小霍金的好問。
這樣縮短了教材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學生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進入角色”。啟迪想象,采用創設情境、動作演示、實物演示等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學時,圍繞霍金 “愛問”的特點來展開。
首先是以他向媽媽提問這段為例,用讀段落、畫表現霍金愛問的句子“他小時候特別喜歡問這問那。”和詞語“特別,纏”、思考從句子中、重點詞語中體會到什么、(讀出問時的好奇的語氣的方法來體會霍金小時候是一個愛問的孩子。然后總結學習方法,用同樣的方法來學習他問爸爸這一段。
有了前面的引路,學生學習起來相對輕松一些,也知道尋找重點詞語理解,也在朗讀上能讀出自己的體會。
同時我還抓住“擺弄”“讀”這兩個詞語引導學生知道愛問的前提是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旨在教會孩子們學會觀察身邊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