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活動7》教學設計(精選12篇)
《語文活動7》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區別形近韻母。
2、能準確拼讀音節。
重點難點
準確拼讀音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導語
同學們好!我們已經學完了復韻母。這節課,我們再次與這些韻母朋友聚聚,看大家是否把它們認準記牢了。
一、練習第三題,用六張單韻母卡片擺出復韻母。
1、出示卡片a 、o、e、I、u、ü,學生齊讀。
2、用這六張卡片擺出自己認識的復韻母朋友。
一邊擺一邊用筆記下自己擺的復韻母。比一比,看誰擺出的復韻母又對又快而且齊,最后讀一讀自己擺出的復韻母。
二、練習第一題:比較形近韻母。
1、出示形近韻母卡片。
這是剛才大家擺出的復韻母。誰來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
2、開火車讀、齊讀。
3、議一議: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長得像的韻母朋友。
學生A:多讀幾次就能記住它們。
學生B:根據讀音可以記住它們。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練習第二題:區別字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1、出示卡片:ie ——ye,認讀,引導學生說說它們的異同。
2、照樣說說其他幾組字母和整體認讀音的異同。
3、采用多種形式讀一讀這些字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4、照樣抄寫。
二、練習第四題:拼讀音節,并恰當地與圖畫相連。
1、自由拼讀題中的音節,一邊拼讀一邊找出相對應的圖畫連起來。提醒學生看清圖,讀準音節。
2、黑板上出示該題內容,學生上臺板演。
3、多種形式讀讀這些音節。
三、練習拼讀音節,看誰讀得又準又快。
《語文活動7》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要求
1.練習寫好帶有“頁字旁”的生字。
2.積累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的四字詞語,并能靈活、準確的運用。
3.了解對話提示語的不同位置以及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并嘗試運用。
4.朗讀背誦對子歌,感受其中的聲律之美。
5.通過漫游寓言世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動手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點難點
1.正確、熟練而美觀地寫好漢字。
2.培養正確、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教學準備
1.收集對子歌。
2.布置學生在課外閱讀各種寓言書籍。
四、教學過程
(一)萬花筒
1.練習寫帶有“頁字旁”的字。
(1)出示兩組漢字,仔細觀察,你發現它們的特點了嗎?(兩組字都帶“頁字旁”,都是左右結構)
(2)你能讀懂它們,并用它們各組幾個詞語嗎?(同桌互讀、互說)
(3)觀察他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第一組字要寫得左窄右寬,第二組字左右約等寬。“頁”字最后一筆是點,要寫得稍長一點)
(4)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寫完后互相評價交流:字是否寫得正確、勻稱、美觀。
2.我能填。
(1)出示:披頭散發垂頭喪氣撒腿就跑
又蹦又跳筋疲力盡濃眉大眼
(2)指名認讀,糾正讀音。
(3)交流自己對詞語的'理解,提出不懂的詞語。
(4)按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的進行分類,并說說這樣分類的理由。
(5)嘗試運用:挑選自己喜歡的詞語說句子。
(6)交流匯報: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3.我能寫。
(1)讀一讀:學生自由讀這組對話,整體感知有關對話提示語的位置的三種不同句式。
(2)看一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看看三句話中說話人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說”字后面的標點符號又有什么變化?
(第一句話說話人在后,“說”字后面是句號;第二句話說話人在前,“說”字后面是冒號;第三句說話人在中間,“說”字后面是逗號)小學/教/學/設/計/網
(3)填一填:指導學生根據提示完成填空練習。
(4)練一練:小組合作練寫這三種不同句式,看哪一組寫得好。
第二課
一、教學要求
1.練習寫好帶有“頁字旁”的生字。
2.積累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的四字詞語,并能靈活、準確的運用。
3.了解對話提示語的不同位置以及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并嘗試運用。
4.朗讀背誦對子歌,感受其中的聲律之美。
5.通過漫游寓言世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動手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點難點
1.正確、熟練而美觀地寫好漢字。
2.培養正確、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教學準備
1.收集對子歌。
2.布置學生在課外閱讀各種寓言書籍。
四、教學過程
(一)百寶箱
1.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指名回答)寓言往往通過短小精悍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今天,讓我們一起漫步寓言王國,感受寓言故事的無窮魅力。
2.回顧已學過的寓言故事。
3.請同學們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收集到的寓言故事,可以是講,也可以是演,還可以是畫……
4.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在班上交流。
5.師生評價,評出最佳表演者。
(二)完成練習:
《語文活動7》教學設計 篇3
教學要求:
1、借助拼音學習四個成語,讓學生初步了解成語。
2、借助拼音讀背短文,進一步認識比喻句。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查找資料收集資料的能力和習慣。
重點難點:
1、熟練地運用拼音學習生字,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
2、培養查資料的習慣,學習簡單查資料的方法。
突破方法:
引導,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余收集各國風景圖片
教學過程:
(一)萬花筒
1、送貝殼回家。
1)出示成語:
流不息汪大海贊不口情不自
2)生自由拼讀,同桌互查。
3)借助字典了解小貝殼的名字,送小貝殼回家。
4)生匯報學習情況,老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教學。
2、老師領讀成語。
3、老師簡介成語知識。
(二)百寶箱
1、談話導入,課件出示荷塘美景。
2、生就課件談感受。
啟發想象(雨點,珍珠,水晶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認識比喻句)
3、指名讀,生評論,師指導帶著情感去讀。
4、師范讀。
5、生聽錄音。
6、讀背。
(三)大舞臺
1、出示云朵上的對話,生自讀。
2、了解話的內容。
3、老師小結、
1)課件展示資料,介紹資料
2)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介紹
教學延伸:
課外收集,準備合作辦墻報、
《語文活動7》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回顧、填寫、積累成語。
2、閱讀短文,體會詞語的生動傳神。
3、收集、積累名言,陶冶情操。
4、收集、整理、評賞諺語。
教學重難點
積累、評析詞語。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萬花筒
1、讀題后完成填空。
2、交流檢查。
3、說說故事。
二、我會學。
1、自由讀文,熟悉片段。
2、師范讀,生體會文字的特點。
3、畫出生動傳神的.詞語。
4、交流匯報。
5、輪讀。
三、百寶箱
1、指名讀
2、自由讀
3、感知大意
4、各種方式讀。
5、背誦。
四、大舞臺。
板書設計
作業布置
《語文活動7》教學設計 篇5
一、激趣導入
春節快到了,很多名人、朋友給大家寄來了賀卡,大家想看看?
二、活動過程
1、王羲之的賀卡。
第一張賀卡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寄來的,他想送給班上字寫得均勻、美觀又正確的同學。大家快行動吧!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自讀生字。
(2)引導觀察,并說說“禿寶蓋”,光禿禿;“寶蓋頭”,帽兒尖的區別。
(3)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并練寫。
(4)展示寫得好的字,師生評議,評選出“小小書法家”。
2、福爾摩斯的賀卡。
接下來這張賀卡是英國著名偵探福爾摩斯寄來的,他想送給班上善于觀察、積極動腦的.同學。大伙兒加油呀!
(1)學生自讀,并說出對這些詞的理解。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各組詞,發現規律,并能辨析各組中兩個詞的異同。
(3)鼓勵學生列舉其他類似的近義詞。
(4)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可以用“對號令”的形式加以鞏固練習。
(如:“尋找”對“搜索”)
3、巴金的賀卡。
巴金是我國著名的作家,你想知道他為什么能寫出優美的文章來?他把秘訣寫在賀卡上了,完成下面的句子訓練,你就能看到。
(1)出示例句,讓學生讀一讀。
(2)去掉“不得不”“不由得”,讓學生再讀句子。
(3)說說哪種更好,體會“不得不”“不由得”在句子中起到的作用。
(4)能換一種說法,使句子愿意不變?
他倆只好回到了家鄉。
那些強壯的水手,不禁在船長堅定的信念面前折服了。
(5)依照例句,用“不得不”“不由得”分別說一句話。
4、智慧老人的賀卡。
智慧老人也給我們送來了祝福,他想說的話都藏在下面的名言警句中了,你能讀明白?
(1)出示“讀讀背背”中的名言警句,請同學們反復讀讀這些名言警句,讀的時候要注意句中的停頓。
(2)你是怎么理解這些名言的?
(3)你還知道哪些名言?
5、平安小天使的賀卡
最后,平安小天使的賀卡上寫著:“遇到險情不要哭,沉著機智去對付。平日多學自救法,知識就是護身符。”
(1)同學們,你們看到、聽到或經歷過哪些危險時刻?都是怎么解決的?
(2)你想到哪里去找“護身符”?
(3)學生朗讀自編歌謠。
(4)展示自制“護身符”,師生評議。
三、活動總結
《語文活動7》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以前的學習積累,按要求寫詞語。
2、能仿照例句和提示將句子補充完整。
3、積累生活中的一些流行語。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平時的學習積累,利用小組合作的優勢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2、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合理利用各種資源,靈活運用語文知道,全面提高語文技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緊密聯系生活,學會從生活中積累知識,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學做生活的有心人。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和競爭意識以及積極參與活動的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能按要求寫詞寫句。
突破方法:通過平時的學習積累,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優勢及教師指導來突破。
難點:動手收集資料,積極參與語文活動。
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本著團結協作的精神和積極參與的意識來完成活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二、走進“寫字板”
三、走進“我能寫”
四、走進“我能說”
五、走進“讀讀背背”
六、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二、活動要求
通過翻日歷,查資料或問父母,全面收集有關節氣的資料,在小組舉行一次主題知識搶答案。
三、活動過程
四、活動小結
《語文活動7》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正確搭配詞語提高運用詞語的能力。
2、借助拼音,朗讀、背誦童謠,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3、朗讀自己喜歡的兒歌、童謠并錄音或根據詩意畫畫。
重點難點
1、學習簡單的搭配詞語與運用詞語的。
2、朗讀度錄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完成學習內容“萬花筒”的第一部分——-搭配詞語。
1、投影萬花筒中的內容。
2、學生自由讀讀范例提供的詞組。
3、師生對對歌,加強對詞組的認識。
師:什么樣的月兒,什么樣的船?
生: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師:什么樣的星星什么樣的天?
生: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4、小結:“彎彎”、“小小”、“閃閃”、“藍藍“這些詞語多好呀。它使月兒、星星、天、船變得很美很美,使我們明白它們是什么樣的。
5、學生在小組內討論:河水、山、小手分別是什么樣的?
6、全班交流,鼓勵學生說有新意的'詞語。
7、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積累的詞語自由說說“——的——”。
8、師生對對歌加強記憶。
二、學習“萬花筒”的第二部分——看圖猜字。
1、投影這部分內容。
2、讀題,弄清題意。
3、觀察例題,學習猜字的方法。
圖中畫了兩個人,一前一后,表示“跟從”的意思,兩個“人”字合在一起就是“從”字。
4、觀察右圖,圖中畫了什么?表示什么意思?“日”和“月”合在一起是什么字?
5、把謎底填在田字格里。
6、你能說幾個字謎讓大家猜嗎?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百寶箱“的內容。
1、教師范讀。
2、學生借助拼音試讀。
3、指名讀、師生訂正。
4、指導學生聯系平時生活經驗練習背誦。
5、指名背誦。
6齊背。
二、出示大舞臺,完成本次活動的內容。
1、學生讀對話框,了解活動內容和方法。
2、教師提示:本次活動是朗讀自己喜歡的兒歌或古詩,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學習成果,如:朗讀、繪畫、表演、唱歌。
3、學生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兒歌或古詩,準備活動。
4、分小組初中活動喜歡朗讀的一個組,喜歡繪畫的一個組,喜歡表演的一個組……。
5、學生開展活動,教師巡回輔導,并幫助朗讀的同學錄音。
6、教師對學生活動作總結,并鼓勵學生課外多讀詩,多背詩。
《語文活動7》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要求:
1.用查字典的方法讀多音字,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
2.借助拼音朗讀,背誦春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3.通過活動,學用多種方法書寫,培養認真書寫的習慣。
二.重點難點:
1.養成利用字典學生字的良好習慣。
2.熟練使用常用的書寫工具。
三.教學準備:
紙卡片收集的部分對聯
四.教學過程:
(一)萬花筒
1.生抽卡片,讀詞。
快樂音樂子彈彈琴
假山放假躲藏寶藏
2.師生糾正讀錯的字。
3.借助字典給卡片上的多音字注音。
4.讀詞,記多音字。
(二)百寶箱。
1.生借助拼音讀春聯。
2.引導學生認識春聯。
3.讀,背春聯。
1)自由讀,師巡回傾聽。
2)同桌互讀。
3)同桌對對子背誦。
4)師生對對聯:
師:大地春光好
生:農村氣象新
5)男女生對對聯。
4.讀讀下面的對子:
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
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
夾岸曉煙楊柳綠,滿園春雨杏花紅。
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沿對革,異對同,白叟對黃童。江風對海霧,牧子對漁翁。
顏巷陋,阮途窮,冀北對遼東,池中濯足水,門外打頭風。
梁帝講經同泰寺,漢皇置酒未央宮。
塵慮縈心懶撫七弦綠綺;霜華滿鬢羞看百煉青銅。
貧對富,塞對通,野叟對溪童。鬢皤對眉綠,齒皓對唇紅。
天浩浩,日融融,佩劍對彎弓。半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
野渡燕穿楊柳雨,芳池魚戲芰荷風。
女子眉纖額下現一彎新月;男兒氣壯胸中吐萬丈長虹。
稍微難一點的.有:
和順一門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橫批:萬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萬紫千紅永開花橫批:喜迎新春
百世歲月當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橫批:萬象更新
三.大舞臺
1.出示圖:
小朋友在用什么寫字?(鉛筆,毛筆,鋼筆,圓珠筆)
2.你平時用過什么筆寫字?
3.你感覺用什么寫字好?
4.生在白紙上寫字。
5.學生互相欣賞寫的字,互相交流寫字的體會。
《語文活動7》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將認識的字組成詞語,借助拼音,朗讀背誦古詩,積累語言。
2、培養學生正確運用所學的知識。
重點難點:
1、學會將字組成不同的詞語。
2、正確組詞。
教學過程:
一、完成“萬花筒”的內容。
1、出示“萬花筒”的內容。
2、讀對話框,弄清題意。
3、開火車認讀星星里的字。
4、小組討論,用這些字可以組成哪些詞語。
5、小組匯報,師板書:
生甲:大小、草地、大地、白天;
生乙:天地、明白。
6、全班齊讀黑板上的詞語。
7、生把詞語填寫在教材里的括號里。
二、完成“百寶箱”里的內容。
1、投影“百寶箱”里的內容。
2、師讀,生注意師朗讀的節奏。
3、生借拼音試讀。
4、指名讀,師糾錯。
5、指名背誦。
6、生試背。
7、指導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把詩歌描寫的內容背下來。
組詞:出 去 走 門 里 大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模擬打電話,增強想像能力和交際能力。
2、培養學生的運用能力。
重點難點:
1、根據課文內容展開豐富的想像。
2、對話合乎情理,語句較流暢。
教學過程:
一、出示“大舞臺”,了解本次活動內容。
1、自由讀題目,結合圖弄清活動內容。
2、交流活動內容及要求。
二、復習《小狗敲門》和《小熊過橋》的相關內容啟發想像。
1、小狗和小熊在課文中開始怎樣?后來怎樣?
生甲:小狗開始沒禮貌,進布娃娃的家門時不敲門,直接推門進去。
生乙:小熊開始很膽小,不敢過橋,后來大膽地走了過去。
2、他們是怎么變的?誰幫助了他們?
生甲:小狗是布娃娃教育他,進門要先敲門。生乙:小熊是在鯉魚的`鼓勵下過橋的。
3、展開想像:
假如鯉魚給熊打電話,他們在電話里會說些什么呢?布娃娃又會在電話里給小狗說什么呢?
生甲:鯉魚可能會說:“小熊,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慌,勇敢地去做,你會成功!”
生乙:小熊會對鯉魚說:“鯉魚姐姐,今天多虧了你鼓勵我,我還真得謝謝你!以后我會做一個勇敢的人!”
三、小組同學自由組合,模擬打電話,注意打電話時的禮貌用語,如“你好!”、“再見”等。
四、各組派代表,共同評價。
五、總結:
通過今天的模擬打電話,不僅讓我們懂得了要做勇敢,有禮貌的孩子,還鍛煉了大家的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懂得了打電話的禮貌用語,希望同學們做一個勇敢有禮貌的孩子。
《語文活動7》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要求:
1、復習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典。
2、通過游戲拓展識字渠道,培養學生識字能力,開發學生智力。
教學重點難點:
音序查字法,培養學生平時自主識字的習慣。
學習簡單的歸納的識字方法,增加識字量。
突破方法:
讀熟,唱會字母,練習中掌握音序查字法。
教學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母
1、齊唱字母歌
2、師生對卡片:大寫字母對小寫字母。
二、復習音節,音序
生自薦舉例說什么是音節,什么是音序?
三、完成語文活動六的音序查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認讀,并說出音節,音序。
2、指名說說音序查字法的步驟。
先在查到,再到( )找( ),然后( ),最后( )。
3、同桌競賽查字典(查:單,市,姨,步,姓),并在書中完成第一題,老師巡視輔導差生。
4、討論:如何給這些字按音序排隊?
1)記住大寫字母的`順序
2)按大寫字母的順序排列這些字。
3)生獨立完成排隊
4)師生一起檢驗正誤。
四、大舞臺——找朋友
1、老師出示字卡片,生認讀。
崗,功,蘋,蔬,李,陳,周,吳
2、把它們按一定方法分類(找出它們相同的地方)
3、同桌合作完成。
4、老師查完成情況,進行講析:
按姓氏:
按偏旁:
按音序:
按意思:
五、練練
1、寫出下列字的音序,音節,在字典的哪一頁
“拼”音序,音節,在字典頁
“須”音序,音節,在字典頁
2、根據音序給下列字排排隊。
外,麻,雀,沖,肯,定,羽
《語文活動7》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要求
1、學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積累詞語。
3、制定“綠色行動計劃”。
二、教學重,難點
1、學習音序查字法
2、學習制定“綠色行動計劃”。
三、教學具準備
四、突破方法
合作探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還記得我們說過的音序,音節分別指的是什么嗎?誰能以“dian”為例說說。
平時,我們想寫哪一個字,卻又寫不出來時就可以用音序查字法從字典里找到要查的字。
1、指名說說我們以前講的音序查字法是怎么查的?
2、師生一起回顧音序查字法。
3、同桌比賽,看誰查的快,查得準。
查“歡迎”的.“ying”,師巡視指導差生。
查干凈的“jing”。
4、比比誰厲害,查自己的姓,老師巡視指導差生。
師小結:想——要查的字的音序
找——從字典《音序表》中找到頁碼。
查——從字典正文中找到所要的字。
二、積累詞語
1、借助拼音讀詞語:
山清水秀、風和日麗、鳥語花香
碧水藍天、鶯飛草長、欣欣向榮
2、糾正字音
3、背誦以上六個詞語
三、制定綠色計劃
啟發:我想摘一棵樹,地球上就多一點綠
我想種一株花,我每天給它澆水,我們的環境就多一份美。
我想在我們學校的綠化帶旁豎起一個牌子,讓每一個小朋友都愛護里面的花草。
老師小結:
我們的行動一旦付諸實現,地球媽媽就會因我們的行動變得美麗,小朋友們,我們趕快行動吧!
《語文活動7》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積累帶“風”字的成語。
2、學習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事物寫的更加形象生動。
3、初步學習賞讀詩歌。
4、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教學重點難點:
“大舞臺”綜合實踐活動,詩歌閱讀
教具準備:預習課文,收集西北地區的詳細地圖。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這節課讓我們以輕松的心情到“語文活動5”去活動活動吧,相信你一定會愉快而有所得的。
二、引導學習
(一)萬花筒
1、學習我會填
課件出示題目
齊讀作為示例的成語。看看這些成語有什么特征?
啟發:再看看每一行中帶有“風”字的成語有什么特征?
填寫帶“風”的成語,比一比,看誰填得又快又多
交流補充
課件出示交流成果。
讀讀背背
2、學習我會寫
課件出示例句
順勢介紹比喻修辭的表達作用
引導學生品位例句中比喻的'妙處
你平時作文中也一定有一些精妙的比喻句,回憶出來,讓大家共同欣賞一下
再試著寫寫這樣的句子
(二)百寶箱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朗讀,把自己不理解的詩句畫上記號。
3、播放課件,讓學生形象感知。
4、學生交流討論
5、教師引導點撥
6、進一步引導學生去品析
7、再讀,再體味
(三)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西部是一片神奇的熱土,這節課我們將帶著歌聲和自己設計的路線一起踏上西部這片神奇的熱土。
板書主題。
二、舉行“西部風情賽歌會”
1、參賽者先在小組內展示,初賽。
2、各小組推舉一二名優勝者參加復賽。
3、模擬比賽場面
4、讓優勝者談談對歌曲內容的理解和準備過程。
5、觀眾互動。
6、由組織者代表發言。
三、設計“西北十日”路線圖
1、看地圖,西北主要有哪些地區?
2、合作設計“西北十日”路線圖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語文活動5
萬花筒
百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