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沙中學初三徐國喜班語文科質檢情況分析
荊州市2005屆初三質量檢測(1)玉沙中學(1)班語文考試情況分析徐國喜
一、試卷的整體分析
1、從整體上看,試題是相對穩定的,沿襲了老傳統,由三大塊組成,即基礎知識部分,閱讀部分,寫作部分,分值分別是22分,44分,50分,加上書寫分4分,全卷總分120分。
2、題型特點:以主觀性試題為主,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體驗與表達,從基礎知識部分的第7題,對詩歌重點句子的自主分析,到文言文閱讀的第12題,對文言美句的擴寫,再到現代文閱讀部分的第23題、第24題、第30題等,都很好地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注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和情感體驗"的思想。
3、出現了大量鼓勵創新的題目,如第4題、第17題、第23題、第24題、第26題等,這一類試題答案不固定,只要考生有自己的見解,說得有理有據,語句通順,即可得滿分。
二、考查內容分析
(一)基礎知識部分
1、注重積累,默寫分值上升,有12分,占基礎知識部分的55%,考查范圍既有文言詩詞的名篇,也有現代文中的名段。考查形式多樣化,如考查《故鄉》中的一段文字,采用的是根據拼音寫漢字,分值2分;考查《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兩段文字,采用的是根據文意填詞語,分值2分;而文言詩詞默寫則采用的是直接默寫溫庭筠的《夢江南》和范仲淹的《漁家傲》,分值8分。
2、注重對語言實際能力的考查,有3道題,共6分,占基礎知識部分的28%。考查形式也是多樣的,有仿寫句子,有連貫句意成段,還有提取關鍵語句。
3、注重名家名作的積累和賞析,有2道題,共4分,占基礎知識部分17%。一題要求寫出魯迅、莫泊桑、吳敬梓、蘇軾的作品各一篇。另一題是賞析龔自珍的《己亥雜詩》。
(二)閱讀部分
1、文言閱讀,選取的是名家名作《岳陽樓記》,包括4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8分。
(1)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對實詞、虛詞的掌握情況。
(2)以翻譯文句的形式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理解能力。
(3)以擴寫的形式考查對文段的整體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現代文閱讀,由三個語段組成,材料均來自課外,每個語段外括6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36分。
(1)文體與以往有了很大變化,沒有了以往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三足鼎立的格局,取而代之為小說、散文這種以鑒賞和陶冶情操為主要目的的文學作品。
(2)選文的可讀性較強,《鐵匠教子》、《走進春天》、《擺渡自己》都蘊含豐富的人文信息,并關注學生的成長,讓學生在閱讀做題中引發對生活的思考與感悟。
(3)重視考查對文本的整體理解與感知,如第20題,作者對春天的富有個性的感受是什么?第25題,根據全文內容解釋"擺渡自己"的含義。
(4)注重考查學生對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釋,如第21題,在具體的語境中,"走進春天,請勿打擾"的含義是什么?第28題,說說句子的含義。
(5)注重考查學生對文章寫法和語言的鑒賞,如第17題,試舉一例說說文中的對比。第22題,自選角度評析本文的語言特色。
(6)除考查對文本的理解外,更注重考查閱讀主體的自我感受,如第23題,說一說你喜歡文中的哪個句子,再說說喜歡的理由。第24題,請用一個排比句寫出你對春天的感悟。第30題,用一句話表達這篇文章在寫法上給你最突出的感受。
(三)寫作部分,50分。采用的還是話題作文的形式,沒有設置審題障礙,只給出了寫作范圍"時間",要求自擬文題,文體不限。"時間"這個話題,考生應該說是相當熟悉的,特別是對于緊張備戰中考的初三學生來說,他們更有著對"時間"的切身感受,所以,考生對這個話題是有話可說的,有的甚至是有見解、有激情的。
三、考試情況分析
下面以玉沙中學初三(1)班為例對本次語文考試情況進行分析。全班54人,在這次語文考試中,90分~100分有16分,80分~89分有34人,70分~79分有4人,優秀率13%,及格率100%,應該說成績很不理想。得失主要體現在哪里呢?
(一)基礎知識部分,根據拼音寫漢字和文言詩詞默寫都做得很好,但根據文意填詞語幾乎都有錯誤,得分率僅26%;仿例寫句子和提取關鍵句子題都做得不錯,但連貫句意成段都有失分,得分率只有37%。詩詞賞析做得極好,但默寫作家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丟分。從基礎知識的做題情況可以看出,本班學生在作家作品,課內現代文的默寫,連貫句意成段失分最多,這說明對課內最基本的文學常識、生字詞不夠重視,學生掌握得很不扎實,對連貫句意成段這種題型訓練太少。
(二)文言閱讀部分。這一部分的解釋句子意思,用現代漢語擴寫句子都做得很好,正確率達95%以上,但第9題、第10題對文言實詞、虛詞的詞義理解幾乎都有失分,這說明本班學生對文言文的基礎知識掌握得很不扎實,不具備從同一實詞或虛詞的若干義項中選擇它在上下文中應取含義的能力。
(三)現代文閱讀。本班學生的主要失分正體現在這一部分,總分36分,平均失分就在15分以上。其中《鐵匠教子》做得較好,平均得分在8分以上,失分主要體現在對小說情節的把握上。《走進春天》做得也不錯,平均得分也在8分以上,失分主要體現在對重點文句的理解上。而失分最嚴重的是第三個語段《擺渡自己》,語段總分12分,平均得分只在3分左右,可謂是"全軍覆沒"。分析其原因,應該有這樣幾個:⒈語段內涵豐富、深刻,所出題目必須要在讀懂、讀透文意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理解、表述、鑒賞,難度較大。⒉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知、理解、領悟能力較低。⒊平時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訓練太少,造成了學生閱讀能力的盲區。
(四)寫作部分。因為學生對話題很熟悉,有話可寫,所以學生都能圍繞話題寫一篇中心明確,內容比較充實,結構完整的文章,并且文體多樣,有議論文、小說、童話等多種形式,但在語言和內容的求新方面仍有相當大的問題。
四、今后教學工作的建議
通過本次語文考試的試卷及考試情況的分析,給我們今后的教學工作提出了很多需要重視的問題:
1、要緊緊扣住"三基"教學,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落實、基本能力的訓練、基本素養的形成。特別要加強對學生文學作品閱讀能力的訓練,要讓學生能真正擁有賞析文學作品的"抓手"。
2、復習要系統化,及時查漏補缺,不能讓學生有知識缺陷或知識盲區。
3、根據命題走向,把握考試大綱,及時調整教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