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及其相關題
③請另外設計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案來測定i中生成氨氣的量,并說明注意事項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 2cacn2 + 2h2o→ ca(hcn2)2 +ca(oh)2 (2) ca(hcn2)2 +co2+ 2h2o= caco3↓+2h2cn2,h2n—c≡n。(3)采用水浴加熱使為了控制溫度,受熱均勻,因為溫度高于80℃時,二聚氰胺會分解。(4)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5)①分液漏斗。d,a、c溶解氨氣、b與氨反應。②調節量氣管c邊使左右兩邊的液面一致。③此小問為開放性問題,只要方案合理即正確。如采用酸吸收氨氣的方法,再根據質量變化來測定氨氣的量。注意事項:一反應后需采用通入空氣法將裝置中的氨氣全部排出被吸收,二是氨氣被吸收前需干燥。也可先用酸吸收氨氣,再用堿進行滴定,沒得氨的含量(此即凱氏定氮法的后續操作)。【使用記錄】該試題及拓展試題曾于XX年11月用作高二“有機物化學模塊專題檢測”試題,檢測效果較好,試題新穎,起點高、落點低,注重能力考查,難度系數為0.64。答題錯誤主要集中在第(6)小問高聚物結構簡式的書寫上,單體(hcho)的分析推斷也有一定困難,反映了學生不能將酚醛樹脂的知識有效遷移過來。在回答拓展試題第(3)小問中“采取水浴加熱的原因”時,不少學生漏答了“溫度高于80℃時二聚氰胺會慢慢分解”,說明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仍待提高。本試題為首次投稿,未從發表。【教育價值】 本試題以三聚氰胺為載體,試題設計以人們研究有機物的一般程序為主線,層層遞進,考查內容覆蓋了有機物組成、分類、結構、性質及高聚物等知識。試題借助于不完全數據,推導三聚氰胺的組成來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通過書寫由尿素制取三聚氰胺的方程式,考查了學生運用守恒思想進行合理推斷運用化學用語的能力。第(5)小問主要考查了學生運用所給信息推斷有機物結構及根據官能團預測物質的性質的能力,其中b選項旨在考查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d、e選項考查了對氨氣性質的遷移應用能力。第(6)問題重點考查了觀察能力。由于試題以信息給予題的形式呈現,因此,整個解題過程還貫穿著對學生自學能力的考查。問題拓展為實驗題,與上述試題互為補充,以二聚氰胺的合成和檢測為載體,考查了學生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和正確運用基本操作完成實驗的能力,第(5)小問考查了學生實驗方案評價和設計簡單實驗方案的能力。試題知識覆蓋面廣,能力考查全面,有一定的綜合性,與新課程實驗區高考試題相近。【參考文獻】[1]宋小平,韓長日.《精細有機化工產品實用生產技術》(上)中國石油化工出版社:北京 .p389-391[2]朱克永.《食品檢測技術》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 p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