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構成的奧妙
同種原子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分子與構成這種分子的原子比較,原子比分子小,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一定比分子小(不同種分子和原子無法比較)不同點在化學反應中,分子本身發生分裂,可以再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發生改變
聯系分子是原子構成的,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原子是構成分子的粒子,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3、離子與原子的區別
項目
原子
陽離子
陰離子
結構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數
電性
中性
帶正電荷
帶負電荷
性質一般性質比較活潑(除稀有氣體原子外)
穩定
穩定
符號(舉例)
h、o、al
h+ al3+
o2- cl-【例1】(·鹽城)下列對分子、原子、離子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質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后形成離子 d、co2和co性質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分子間的間隔不同 【答案】c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故a錯。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它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所以b錯。原子得到電子帶負電,失去電子帶正電,形成離子,所以c正確。co2和co性質的差異是因為分子結構不同,所以d錯。 【規律小結】分子、原子和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分子有原子構成,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 變式訓練一 1、(·晉江)夏日的校園,百花盛開,陣陣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現象說明( ) a.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b.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28+11c.分子具有一定的質量 d.分子之間有一定的間隔 2、(·泰州)結構示意圖 表示的微粒是( ) a.原子 b.分子 c.陽離子 d.陰離子 3、(·濰坊)下表呈現的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主要化合價等信息。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鋁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最外層有3個電子 b.元素的正化合價數一定等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c.核電荷數分別為8和14的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sio2 d.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從左向右逐漸增多 二、物質的組成 1、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例如:氯 o +1 +3 +5 +7 元素包括c1-、cl、cl、c1、cl、cl…不同形式的粒子和cl一35、cl一37(指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為35和37的兩種氯原子)等粒子,因為它們的核電荷數均為17。 2、理解元素的概念應把握“同質子,類原子”六個字。 (1)“同質子”即指元素的種類是由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決定的,與原子中的中子數、電子數無關。同種元素原子的質子數一定相同,不同種元素的原子的質子數一定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