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常見的鹽
第五節 常見的鹽
(2課時)
一.知識教學點
1.氯化鈉、碳酸鈉、硫酸銅的俗名、性質和用途。
2.結晶水、結晶水合物、風化、潮解。
3.結晶水合物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4.鹽的性質。
5.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6.了解鹽的分類、命名和化學性質。
7.掌握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來判斷金屬單質能否跟某些鹽溶液反應。
8.了解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二.重、難點
1.重點:(1)結晶水合物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
(3)鹽的化學性質。
(4)金屬和鹽溶液置換反應的條件。
2.難點:(1)結晶水與潔凈水合物。
(2)如何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反應實質,最后找出規律的學習能力。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檢查課前預習情況。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食鹽在我國產地情況是怎樣的?
[目的]:引出食鹽在自然界的存在。
[教師活動]: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食鹽的生理作用,及你知道食鹽還有什么用途?
[目的]:引出食鹽的用途。
[教師活動]:請同學結合前面學過的內容,回憶一下氯化鈉都有哪些化學性質?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氯化鈉的有關知識。
[師生活動]: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侯德榜的生平事跡。
[目的]:引出碳酸鈉的有關知識。教師通過“面堿”和“塊堿”介紹碳酸鈉和碳酸鈉晶體、結晶水、結晶水合物的概念,指出碳酸鈉晶體在常溫下放在干燥的空氣中,逐漸失去結晶水成為粉末,這種現象叫做“風化”。這里要強調“常溫”兩個字,并跟下面加熱硫酸銅晶體失去結晶水的實驗對比,用酒精燈加熱而使硫酸銅晶體失去結晶水,這不叫做“風化”。
[演示實驗]:做實驗8-31,通過實驗觀察得出硫酸銅的有關知識。
[教師活動]:介紹幾種常見的結晶水合物并計算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
[板書]:一.常見的鹽
化學式
nacl
na2co3
na2co3·10h2o
cuso4
cuso4·5h2o
名稱
氯化鈉
碳酸鈉
十水碳酸鈉
硫酸銅
五水硫酸銅
俗名
食鹽
純堿
晶堿
無水硫酸銅
藍礬、膽礬
物理
性質白色固體,易溶于水。白色粉末狀固體,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堿性白色或無色晶體,易溶于水。白色粉末狀固體,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堿性。藍色晶體,易溶于水。
自然界
存在
海水、鹽湖、鹽井、鹽礦中。
某些鹽湖或堿性土壤中。
電離方
程式
nacl=na++cl-
na2co3=2na2++co32-
cuso4=cu2++so42-
化學
性質與硝酸銀的反應。1. 與鹽酸反應。2. 與澄清石灰水反應。3. 與氯化鈣反應。1. 與氫氧化鈉反應。2. 與鐵反應。3. 與氯化鋇反應。4. 風化(失水反應)。
其酸根
離子的
鑒別
方法用硝酸銀與硝酸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產生 用稀鹽酸,看到有氣泡產生,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用氯化鋇與硝酸溶液,看到有不溶與硝酸的白色沉淀產生。
用
途參與人體生理活動、調味品、腌制實物、醫用食鹽水(0.9%)、化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