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構成》說課稿
通過分析數據培養學生整理資料的能力
鞏固練習
教師歸納并
【板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提醒學生注意: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
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陳述討論結果1.不同的原子內質子數不同2.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等
學生完成學案填空1-3題和填空題
學生對于質子數、中子數的關系容易混淆不清,所以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
及時反饋信息,教師給予及時的肯定
轉入相對原子質量的學習
教師提問:原子已經很小了,它有質量嗎?
【投影】
一個氫原子的質量:1.67×10-27 kg 一個氧原子的質量:2.657×10-26 kg
一個碳原子的質量:1.993×10-26 kg
學生觀看投影后,發現原子有質量,只是很小
用具體的數據直觀地告訴學生原子的質量到底有多小
得出公式
講解:這樣小的數字書寫、使用起來都很不方便,好象用噸為單位來表示一粒米的質量一樣,因此一般不直接用原子的實際質量,而采用它的相對質量-相對原子質量
【板書】2。相對原子質量
由于學生很難理解相對的意思,可舉例說明
讓學生閱讀p69的內容,得出計算公式
①相對原子質量=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一個碳原子質量的1/12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幫助學生建立相對的概念
引導學生思考
提問:相對原子質量和實際質量的區別在哪里?
學生討論后回答:相對質量是一個倍數關系,無單位;實際質量是真實質量,單位是千克
由學生自己找出區別,對相對原子質量的理解會更深刻
查相對原子質量表
老師指定查10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讓學生分組比賽查閱p153相對原子質量表,看哪一組差得又快又準。
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情景教育
老師介紹張青蓮教授的事跡
學生閱讀p69的資料,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拓展思維
鞏固練習
老師講解:電子的質量很小,只有一個質子質量的1/1836,因此可忽略不計,原子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讓學生通過查表去發現相對原子質量與質子數與中子數的關系
【板書】相對原子質量(數值)=質子數+中子數,
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把p153的查閱結果p68的表相比較,去發現相對原子質量與質子數和中子數的關系
學生完成學案選擇4-5和三題
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
教師及時評價,對學生的勞動給予肯定
【小結】本節課你學了什么?
所學知識:原子的結構和相對原子質量(學生完成)
設計意圖:通過自己整理、歸納本課內容,教會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堂練習】見學案
【板書設計】
課題1。原子的構成
提出問題: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它是否就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呢
討論結果:
⑴.原子是一個空心的球體
⑵.原子能再分,由原子核和電子兩部分構成
⑶.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二者電量相等、而電性相反,因此原子不顯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