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的化學性質
co2 ,又可生成co 。那么,碳能否與氧化物(氧化銅)反應,即碳能否奪得氧化銅中的氧呢?討論,猜想
實驗探究的步驟提出問題
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提出假設]
對猜想提出假設:
[小結 ]
1.碳能與氧化銅反應;c+cuo△→cu+co2↑
2.碳能與氧化銅反應;c+cuo△→cu+co
3.碳與氧化銅不反應。
從問題出發進行大膽地假設,提出各種可能性。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利用課件引導學生分析——思維探究
1.實驗設計:
(1)實驗裝置(根據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
[ 評價總結 ]反應裝置與實驗室制氧氣裝置相同。
(2)檢驗產物(co、co2)
[ 評價總結 ] co2——石灰水;co——點燃。
實驗裝置如下(圖一)
[ 思考、討論、交流 ]
1.c與cuo均為固體,c在常溫下穩定,此反應應在一定溫度下進行,所以應選擇與實驗室制氧氣裝置類似。
2.檢驗co2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co可用點燃的方法,看火焰的顏色。
探究實驗裝置
[問]上圖有不足之處嗎?
(圖二)
[ 思考、討論、交流 ]
很多學生發現試管口應堵棉花,當看到老師提供的儀器時時會選擇如圖二的裝置。
培養學生動腦通過實驗探究科學知識的意識。
(3)操作步驟:
讓學生自己通過所學氧氣制取的操作思考、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教師評價總結并點播
①氣密性檢驗
②裝藥
③如圖連接固定
④打開止水夾,點燃酒精燈加熱(觀察現象)
⑤實驗結束——關閉止水夾,同時停止加熱。
[ 思考、討論、交流 ]
操作步驟:
①氣密性檢驗
②裝藥
③如圖連接固定
④打開止水夾,點燃酒精燈加熱(觀察現象)
⑤實驗結束——關閉止水夾,同時停止加熱。
培養學生動腦通過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2.實驗探究
根據提出假設的依據和已有的知識進行實驗論證,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現象)
[實驗探究] 小組合作完成
實驗并記錄實驗現象。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呈紅熱狀態,有無色氣體產生,通入澄清石灰水,則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尖嘴處所出氣體不能燃燒,冷卻后,試管內留有光亮的紫紅色固體。
對各種假設進行論證并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尊重客觀事實、善于合作等優良品質。
3.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
[問]:通過實驗驗證了哪一條假設是正確的?
[ 評價總結并板書 ]3.碳與氧化銅反應
c + 2cuo △ 2cu + co2↑
[分組匯報試驗現象]
[討論后達成共識]
碳與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
收集材料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和概括。
[ 引導學生對碳與氧化銅反應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 ] 在此反應中哪種物質得氧?發生了什么反應?具有什么性質?而另一種物質呢?
[ 評價總結 ]
在此反應中碳得氧,發生了氧化反應,具有還原性。氧化銅失氧,發生了還原反應,具有氧化性。
聽老師講解
對問題從多個角度進行認識。引導學生體會化學實驗是獲取化學知識和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證明實踐出真知的真理性。
[ 總結并板書 ]
三.碳的還原性
1.c + 2cuo △ 2cu + co2↑
[ 問 ] 屬于什么基本反應類型?
2.c + co2高溫2co
[ 多媒體播放 ] 煉鐵,介紹此反應的實際應用。
記錄筆記
看多媒體播放的資料
理論應用于實際,了解生活和生產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