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
鞏固、深化
反復從flash動畫模擬《水分解的微觀變化》領會分子的“分與合”,做出物質變化過程中的微粒變化的圖示,
當學生形成分子運動特征的認識后,教學的關鍵是:使學生的思維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相互對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觀領域,從分子本身是否變化來認識、區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這不僅使學生對這兩種變化的認識有所深化和發展,而且便于得出定義:分子是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建立起分子概念。
這部分內容是學習的難點,學生難以進行自主探究,因此,通過聯系新舊知識,提出問題,并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給予學生直觀的印象。讓學生“看見”分子再分就不是原來物質的分子了,物質性質也就隨之發生了變化。突破教學的又一個難點。
延伸性研究
放飛思維:(可放在課后進行)
演示flash動畫《“加水也奔馳”》
思考問題:氫氣燃燒可釋放能量。這樣,汽車加油站能不能變成加水站?
1、談“加水也奔馳”的可行性及意義。
延伸學習
感受并贊賞化學對改善人類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感受知識的實用性、價值性。體會生活與科研所需的知識博大與精深。讓學生在學到化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實驗技巧的同時,也能涉身自然、社會問題中,養成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從而加強科學態度、方法、價值情感和社會責任感使命感等人文精神的培養。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