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原 子
2.由于原子核內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所以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總數等于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正負電荷總數相等,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3.原子與分子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之處。最根本的區別是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而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四.布置作業1.教材第二章第二節習題1、2、3、4題。2.補充練習:已知氯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5,核外電子是17個。請問:它的原子核中應該有幾個質子?幾個中子?2.2 原 子
2.由于原子核內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所以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總數等于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正負電荷總數相等,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3.原子與分子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之處。最根本的區別是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而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四.布置作業1.教材第二章第二節習題1、2、3、4題。2.補充練習:已知氯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5,核外電子是17個。請問:它的原子核中應該有幾個質子?幾個中子?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能用分子、觀點分析化學反應實質; 2.了解和分子的相似點、相異點和相互關系。 3.了解概念及基本性質; 4.解的組成,了解核電荷數、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的關系; 5.了解的實際質量和相對質量的意義,了解相對質量的概...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能用分子、觀點分析化學反應實質; 2.了解和分子的相似點、相異點和相互關系。 3.了解概念及基本性質; 4.解的組成,了解核電荷數、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的關系; 5.了解的實際質量和相對質量的意義,了解相對質量的概...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能用分子、觀點分析化學反應實質; 2.了解和分子的相似點、相異點和相互關系。 3.了解概念及基本性質; 4.解的組成,了解核電荷數、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的關系; 5.了解的實際質量和相對質量的意義,了解相對質量的概...
【教學目標】1.通過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對化學式進行計算分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有關化學式的相關計算。2.通過不純物中有關化學式計算的分析,讓學生學會理清復雜計算的思路。3.通過計算的體驗,總結一些規律和計算技巧。...
第二節 氧化物【考點說明】1、能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2、認識水的組成,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合成兩種變化分析水的組成,知道純水與礦泉水、硬水與軟水等的區別,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劑。...
教學目標知道常用化肥的種類、作用、保存及施用時注意事項。通過實驗探究,初步學會區分氮、磷、鉀肥的方法。通過對化肥實物的搜集、化肥知識的調查和課堂討論交流,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第三單元 整理與小結(總第十八課時)1、水資源與人類的關系純水通常是無色、無味的液體;4℃時密度為1g/cm3物理性質 (最大值)101kpa時,凝固點是0℃,沸點是100℃氫氣(負極),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氣體,在空中燃燒時 電解 產生淡藍色...
一. 本周教學內容: 第二章 第一節 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空氣二. 教學目標1. 能說出空氣的主要成分,認識空氣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2. 能用實驗方法“捕捉”空氣、采集空氣樣品。3. 能區分純凈物和混合物。...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溶液組成的含義。2.掌握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表示方法及有關計算。3.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化學計算能力。難點、重點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表示方法及基本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