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上冊期中復習提綱
羅馬帝國擴張 前27年——2世紀 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
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名稱 時間 結果 社會形態
波斯帝國 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330年 被亞歷山大帝國滅亡 奴隸制社會
亞歷山大帝國 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xx年 瓦解 奴隸制社會
羅馬帝國 公元前27年 —公元395年 (分裂) 瓦解 奴隸制社會
拜占廷帝國 公元395年—15世紀中期 被奧斯曼帝國滅亡 奴隸、封建社會
阿拉伯帝國 公元7世紀— 分裂 封建社會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15世紀中期—公元1922年 瓦解 封建社會
第7課 東西方之間的交流
內容 歷史意義
通 道 絲綢之路,連接歐亞非三洲 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和平交往
使 者 阿拉伯人、馬可•波羅等
1.促進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的聯系和友誼;
2.傳播了先進的生產力和文化,促進了各地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3.使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息息相關的整體。
阿拉伯數字 古代印度人發明,12世紀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第8、9課 古代的科技與思想
宗教 名 稱 時 間 創 始 人 地 區 經典 建筑
佛 教 前6世紀 喬達摩•
悉達多 古代印度 《佛經》 布達拉宮
雍和宮等
基督教 1世紀 耶穌 巴勒斯坦一帶 《圣經》 巴黎圣母院
伊斯蘭教 7世紀初 穆罕默德 阿拉伯地區 《古蘭經》 麥加大清真寺
第10課 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
1.文藝復興
時間 14世紀—16世紀
興起地點 意大利→歐洲其他地方
性質 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
指導思想 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
代表人物 人名 國家 評價 代表作品
但丁 意大利 文藝復興的先驅、舊世紀最后一位詩人和新世紀最初一位詩人 《神曲》
(描寫了地獄、煉獄、天堂)
達•芬奇 意大利 偉大的藝術大師 《蒙娜麗莎》
《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亞 英國 文學巨匠(作品集中體現人文主義) 《羅密歐與朱麗葉》
《哈姆雷特》
影響 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2.新航路的開辟
原因 ① 15世紀,追求財富的歐洲人夢想去西方發財
② 奧斯曼土耳其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商路
③ 西歐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
經過 航海家 資助國 國籍 時間 航行方向 事跡
迪亞士 葡萄牙 葡萄牙 1487年出發 向東 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
哥倫布 西班牙 意大利 1492年出發 向西 橫渡大西洋,發現美洲
達伽馬 葡萄牙 葡萄牙 1497-1498 向東 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等地
麥哲倫 西班牙 葡萄牙 1519—1522 向西 完成了環球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