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教語文九上教學用書:第二單元 單元說明
本單元選取一些表現思想風采的文章。與其他直接貼近學生生活的單元相比,本單元的視域更加寬廣,將把學生引向更為廣闊、深邃的人文世界。 這里有文化巨人梁啟超對人生與事業關系的宣講,有文壇泰斗雨果對另一位大師伏爾泰的禮贊,有著名學者傅雷和音樂家兒子傅聰的藝術交流,還有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女兒的愛情啟蒙。這些課文或洋溢著充沛的激情,或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細細品讀,將使學生對人生、事業、愛情、藝術等問題有逐漸深入的領悟與思考。教學中,既要拓展學生的精神視野,又應盡量和他們自身的生活體驗結合,以免學生對時代與國情感到隔膜,感到思想的過度抽象。同時,對于文章中的某些觀點,還可以鼓勵學生逆向思維、大膽質疑,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尤其是敢于向權威和經典問難的勇氣。 本單元的文體為演講和書信,放在一起,旨在體會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演講的口語性較強,要注意講話時的現場感、交流感,有時還要有強烈的鼓動性和感染力;書信的書面語色彩較濃,可以更多一些細膩的抒情和描寫。關于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在教學中,讓學生有所體會即可,不必專門做知識講解和分析。 本單元的課文大多文采飛揚,應引導學生在語境中理解、積累和掌握豐富的詞句(對使用頻率不同的詞語、格言應區別處理,有的會讀會認、知其大意即可;有的則要會用)。對于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也應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來理解,把哲理和激情真正化入學生的血液里,切忌把句子孤立地抽取出來解釋并統一“正確”答案。 本單元的“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內容,是“演講:微笑著面對生活”。作為“綜合性學習”,這是一次活動;作為“寫作”,在活動中要求寫演講稿;作為“口語交際”,每個同學都應發表演講。演講是活動的中心。這次活動,重在過程,重在參與。應激發全體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在參與中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演講水平和寫作水平。教師應多做指導工作、組織工作。 |
※版權歸本站或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學習欣賞,任何人不得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