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強、液體內部的壓強、大氣壓強
【考點聚焦】
1.知道壓力的概念,理解壓強的概念。
2.理解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和公式。
3.知道連通器的原理。
4.知道大氣壓強的現象、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5.知道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一定質量的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呈現形式】
這部分知識是初中物理力學部分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中考考查中的小綜合試題可能會與這部分知識有關,例如壓強和浮力的小綜合,壓強與簡單機械之間的小綜合等等,因此,呈現的形式也會是多樣化的,涉及到的題型會遍及中考常見的所有題型,特別是近幾年的科學探究性試題都設計到這部分知識。
【知識結構】
這部分知識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固體壓強、液體內部壓強、大氣壓強
一、 固體壓強
1.壓力:把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壓力的特征:
(1)壓力產生的條件是物體之間相互接觸且發生擠壓,物體發生形變。
(2)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物體的受力面指向物體內部。
(3)壓力的作用點在被壓物體的受力面上,一般在接觸面中心。
(4)壓力的大小可由物體的平衡條件和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這些規律來確定。
2.壓強:衡量壓力的作用效果。計算壓強的公式p=f/s,單位:帕斯卡(pa)
3.液體內部壓強及其計算公式
(1)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a.液體由于重力的作用,對支撐它的容器底產生壓強;b.液體沒有固定形狀,具有流動性,對阻礙作用它流動的容器壁產生壓強;c.液體內部由于各相鄰部分之間的擠壓,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液體壓強的特點和規律
a. 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b.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c. 不同液體的壓強跟它的密度有關。
(3)液體壓強的公式:p=ρgh,從公式可以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跟液體的密度和液體
的深度有關,而跟液體的質量、重力、體積以及容器的形狀、底面積無關。
4.連通器與船閘
(1)連通器: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如果只有一種液體,在液體靜止不流動的情況下,連通器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平。
(2)連通器的應用:a.船閘;b.茶壺、鍋爐水位計、過路涵洞、乳牛自動喂水器。
5.大氣壓強及托里拆利實驗
(1)大氣對浸沒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作大氣壓強,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空氣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夠流動,因而空氣對浸在他里面的物體產生壓強。
(2)托里拆利實驗是最早測得大氣壓值的實驗,該實驗測得的大氣壓的值是760mm高水銀柱。
【方法提示】
1. 重力與壓力的區別
(1)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地面附近
的一切物體。
(2)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是由于物體間的擠壓形變而產生的,施力物體是施加壓力作用的物體,受力物體是被壓物體。
(3)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壓力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撐面,由于物體支撐面有不同的方向,所以壓力也有不同的方向。
【例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