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壓與人類生活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⑴確認大氣壓強的存在。
⑵了解大氣壓的測量方法和估測方法,知道標準大氣壓的數值。
⑶了解液體的沸點跟表面氣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⑷觀察跟大氣壓有關的現象,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
⑸經歷估測大氣壓強的過程,領會估測大氣壓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⑸通過對大氣壓應用的了解,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2.教材說明
本節內容是在學過液體壓強以后,進一步了解大氣壓強的知識,包括大氣壓強的存在和大氣壓強的測量及其應用。
本節的編寫思路是,按照“體驗大氣壓的存在→估測大氣壓的大小→了解大氣壓的測量方法→認識大氣壓的應用”的順序編寫。教材先安排“活動1”,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和日常生活現象,感受大氣壓強的存在,并以此激活學生的思維,去思考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事例能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達到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學習品質。另外,教材通過“信息瀏覽:馬德堡半球實驗”,讓學生在了解科學發展史的同時,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了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是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內容,教材介紹了估測大氣壓強的方法,讓學生經歷大氣壓的測量過程,了解大氣壓的測量方法,體驗大氣壓的大小。然后介紹托里拆利實驗和兩種氣壓計。由于對于托里拆利實驗只要求作一般性了解,所以教材沒有展開討論,考慮到實驗的安全性,也沒有要求課堂演示,可通過展示圖片或播放錄像的形式介紹實驗的做法、現象、原理、結論等。對于大氣壓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教材分別從人對大氣壓的感受、日常生活應用和航天事業三個側面加以介紹,從日常生活到科技領域,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大氣壓與人類生活之間確實存在著密切的關系!皊ts”欄目介紹了離心式水泵和高壓氧航等內容。整節教材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標理念。
本節教學重點:大氣壓強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而確認大氣壓強的存在是學習大氣壓強的基礎,因此通過實驗和生活實例讓學生體驗到大氣壓的存在,建立大氣壓強的概念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本節教學難點:由于學生不容易直接感受和體驗到空氣具有質量、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讓學生大氣壓強的產生原因是教學的難點。托里拆利實驗及其原理也是本節教學的難點。由于受生活經驗的限制,學生對大氣壓強的大小很難準確感知,是教學的又一個難點。
3.教學建議
雖然我們生活在大氣中,但平常很難感受到大氣壓強的存在,所以學生并不容易感知和理解大氣壓強。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知道大氣壓的存在”,更要關注學生“怎樣才能知道大氣壓的存在”。在設計本節教學時,應多設計學生活動,創設物理情景,使學生在感悟大氣壓強的“神奇”的過程中,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大氣壓是確實存在的。通過親自經歷測量大氣壓的過程,感悟大氣壓強的大;通過生活實例了解大氣壓強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關于課題的引入,教科書通過文字敘述,讓學生用類比的方法猜想:既然液體因為受到重力和具有流動性而在液體內部產生壓強,空氣也受到重力,也具有流動性,那么空氣是否也產生壓強?以此引出大氣壓強的存在。另外,也可采用講故事(如馬德堡半球實驗的故事或托里拆利實驗的故事)、演示實驗(如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瓶吞雞蛋、玻璃管取液體)來引入課題(故事和實驗可參見后面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