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運動和力
2、機械運動
(1)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
(3)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⑴比較同時啟程的步行人和騎車人的快慢采用: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
⑵比較百米運動員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⑶百米賽跑運動員同萬米運動員比較快慢,采用:比較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實際問題中多用這種方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物理學中也采用這種方法描述運動快慢。
例3、在北京和杭州之間對開著一對特快列車t31和t32,表中所列是這兩次列車的時刻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1)t31和t32列車全程運行的時間是 h min。
(2)除去停站時間,列車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km/h。
例4目前普通列車的速度約為100km/h,而磁懸浮列車設計速度為400km/h,南京到上海的距離約為300km,按以上速度計算,磁懸浮列車從南京到上海比普通列車縮短了 h。
t31 車次 t32
北京→
杭州特快 自北京起公里 站名 杭州→
北京特快
15:50 0 北京 —
13:20
20:21
29 497 濟南 41
8:33
1:16
24 979 蚌埠 54
3:46
5:45
53 1458 上海西 24
23:16
7:30
— 1664 杭州 21:40
(4)分類:(根據(jù)運動路線)⑴曲線運動 ⑵直線運動
ⅰ 勻速直線運動:
a、 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計算公式: 變形 ,
單位:國際單位制中 m/s 運輸中單位km/h兩單位中
m/s 單位大。
換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約1.2m/s
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人勻速步行時1秒中運動1.2m 合4.32km/h
速度圖象:
ⅱ 變速運動:
a、 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b、 平均速度= 總路程總時間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須找出該路程及對應的時間)
c、 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d、 平均速度的測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測路程,用停表測時間。從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車。設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1、v2、v 則 v2>v>v1
e、常識:人步行速度1.2m/s ,自行車速度4m/s ,大型噴氣客機速度900km/h 客運火車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車速度108km/h 光速和無線電波 3×108m/s
3、長度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