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教案設計10
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余光中《鄉愁》的特殊意義。
2、加強誦讀,體會詩作的意境和感情。
重難點:
詩作的意境,《鄉愁》的特殊意義。
一、引入新課
鄉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題,余光中多年來寫了許多以鄉愁為主題的詩篇,《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
簡介詩人余光中,離開大陸四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中國臺灣)。
二、指名朗讀詩作,及時劃分節奏引導注意詩的感情。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枝/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在陸/在那頭
三、全班同學齊讀。
問:讀詩要注意詩的形象,本詩用了哪些形象表現鄉愁。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用了哪些巧妙的比喻?(同上)
有什么表達效果?
(把非常抽象的鄉愁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生動,富有藝術感染力)
問: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郵票:小時候外出讀書,對母親的思念。
船票:年輕時外出謀生對妻子的思念。
墳墓:對老死的母親的思念。
升華、海峽兩分離,對大陸的思念,由個人的故鄉之上升到普遍的家國之思。
問:在這里表現了詩人的寫作技巧是什么?(托物寄情)
問:找出四個形容詞,四個數量詞(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一枝、一張、一方、一灣)。
正語反出,以一種輕描淡寫,使鄉愁濃縮于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上,僅襯出濃烈的思鄉情緒。
問:這首詩作為歌的詞,說明安縣有非常的音樂美,大家能不能通過討論來說一說?
1、自由詩的特點:結構上富變化于統一,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但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與短句互相變化錯落。
2、同一位置上的詞的重復和疊詞的運用,在音樂上造成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回帳惘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