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語文第二單元驗收題(二)
(二)
父親神色很狼狽,低聲嘟噥著:“出大亂子了!”
母親突然暴怒起來,說:“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現在把錢交給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蠣錢付清。已經夠倒楣的了,要是被那個討飯的認出來,這船上可就熱鬧了。咱們到那頭去,注意別叫那人挨近我們!”她說完就站起來,給了我一個5法郎的銀幣,就走開了。
我問那個賣牡蠣的人:“應該付您多少錢,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銀幣給了他,他找了錢。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滿是皺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臉,那是一張又老又窮苦的臉,滿臉愁容,狼狽不堪。我心里默念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
我給了他10個銅子的小費。他趕緊謝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輕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給父親,母親 ① (A.懷疑B.猶豫C.詫異D.激動)起來,就問:“吃了3個法郎?這是不可能的。”
我說:“我給了他10個銅子的小費。”
我母親嚇了一跳,直望著我說:“你簡直是瘋了!拿l0個銅子給這個人,給這個流氓!”她沒再往下說,因為父親指著女婿對她使了個眼色。
后來大家都不再說話。
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 ② (A.升B.跳C.現D.鉆)出來。那就是哲爾賽島了。
我們回來的時候改乘圣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
1. 結合語境,給文中橫線處選填恰當的詞語。
答:① 。 ② 。
2. 文中畫線的兩個“狼狽”意思一樣嗎?怎么解釋?
答: 。
3.作者在寫菲利普夫婦和若瑟夫時各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反映了他們什么性格特點?
答: 。
4.從描寫角度看,選段寫于勒,運用了 描寫。選段描寫環境的句子是 ,作用是 。
5.“我”(即若瑟夫)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 。
6.畫橫線的句子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這默念的三句話意思有什么異同?作者為什么重復寫?這表現了“我”什么心理?
答: 。
(三)
99號樓的供暖鍋爐在天空第一次飄雪花的時候轟隆啟動了。從早晨四點半到晚上九點半一直發出呼呼啦啦的吼聲。不時還有一輛卡車碾過樓側的地面,轟隆隆向鍋爐房傾倒黑煤,于是粗大的煙囪冒出的的黑煙和著呼呼啦啦的吼聲,隨西北風壓向99號樓。
供暖幾天后的一個晚上,99號樓二十幾家的防盜門被人一一敲響了。這個露著七分微笑三分乞求的人是新搬來的101,起草了一份狀子,要起訴供熱公司的供暖房噪音過大,影響居民生活,要求賠償損失并改造鍋爐減少噪音。請大家在狀紙上簽名。
大家都不耐煩,覺得這個已屆中年的101是小題大做,都說:“忍一忍吧,你是初來乍到,習慣就好了。”101不服氣,說我測過這鍋爐聲,分貝太高,屬于噪音,我們已經受到侵害。我幾次打電話到供熱公司,他們讓我到法庭告去。我們當然應該維護合法權益。面對101的理論,99號樓的主人們在哈欠聲中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好吧好吧,你就代表咱們告吧。
兩天后正趕上一場大雪,天寒地凍,99號樓的暖氣打擺子一樣忽冷忽熱起來,隨后的一個星期,暖氣片干脆生冷冰涼。打電話到供熱公司詢問究竟,回答說去問你們同樓的101吧。
99號樓的居民們聽懂了供熱公司的弦外之音,紛紛去敲101的門。101聽罷歉意地一笑說對不起諸位,但是錯的不是我們。供熱公司竟然以這種方式報復,咱們更不能讓步,這場官司非打不可!
第二天暖氣還是不熱,101室的天花板便丁丁當當一直響個不停。101敲開了201的防盜門。201陪著笑說不好意思,屋里太冷只好跺腳取暖,再注意點兒就是。等101走回自己的屋子,天花板上的跺腳聲更是一陣緊過一陣。
幾天后的一個晚上,99號樓的居民們忽然感覺久違的暖氣又回來了,而且比先前還熱。鍋爐的聲音比以前小多了。更讓人吃驚的是,當天晚上從本市電視臺《熱點透視》欄目里看見了101。當夜,各家的防盜門又被101一一敲開。這次他是來送供熱公司的賠償費的。來到了201戶,主人端上熱茶,紅著臉說:“兄弟,對不起,實在對不起。”101說:“踩跺腳其實沒什么,那幾天冷得受不了,我也是直跺腳。”
幾天后又下了一場大雪,天亮那雪把一號樓快封住了。人們很奇怪,.要在以往這雪早被101鏟走了。被堵在樓道的人們便想起101,只有101有工具。于是去敲門。許久沒有動靜。眼尖的在門上看見一張紙條:我搬家了,有事請電101101。落款時間已是兩天前。
人們都愣了。面對眼前這堵半人高的雪墻,大家一時束手無策。
1.小說題目“雪墻”有哪些含義?首段的環境描寫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說寫到101兩次敲開99號樓住戶的防盜門,前后的遭遇有什么不同?這反映了住 戶們一種什么樣的心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說用對比的手法寫了99號樓的兩種人,請概括他們各自的特點。
答:(1)“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其他住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根據你對小說的理解,發揮想象,為小說設計并續寫一個不超過60字的結局,并簡述你這樣寫的依據或理由。
答:(1)結局: 。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欣賞有兩個含義:一是享受美好的事物,品味其中的趣味;一是認為好,喜歡。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欣賞人世間一切摯情真意、美德善行,可以美化我們的心靈;欣賞別人,可以讓我們發現人世的美好,人生的美麗;欣賞自己,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充滿自信,充滿希望……用欣賞的眼光看自然與世情,看別人與自己,我們會驚異地發現,大自然和生活饋贈給我們的竟是那么多。讓我們掬一捧高山頂上的雪水,擦亮自己迷茫的眼睛,用不含一絲塵雜的目光,欣賞大自然,欣賞生活,欣賞身邊的人和事,欣賞這個美麗的世界。
請以“欣賞”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擬題目,文體不限。
參考答案:
一、1.B 2。A 3。D 4。D 5。噤、致、辯、躁 6。參考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樹,我愿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綠陰(陰涼);假如生命是一朵鮮花,我愿為世界奉上一縷馨香;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實,我愿為人間留下一絲甘甜。 7。參考例句:我熱愛化學,責任心強,還有你們的信任支持使我有信心當好化學科代表,請大家給我一個機會。 8。(1)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2)天地已經分不開,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處流,成了灰暗昏黃的。
9.(1)魯迅、小說、吶喊 (2)莫泊桑、法 (3)孟母三遷、岳母刺字
(一)1. B C A
2. 故鄉蕭條冷落、破敗不堪、死氣沉沉。 心情悲涼。
3. “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渲染沉寂、荒涼的氣氛,襯托“我”的悲涼心情。
4. 記敘 描寫 抒情 議論 說明
5. 奠定了行文的感情基調,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題。
(二)1.①C ②D
2.不一樣。第一個“狼狽”指“受窘的樣子”。第二個“狼狽”指窮困到了極點。
3.作者寫菲利普夫婦綜合運用了神態、語言、動作等描寫方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他們虛偽、自私、貪婪、冷酷的拜金相。作者寫“我”(即若瑟夫)綜合運用了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方法,細膩地再現了一個富有正義感和憐憫心、純真善良的少年形象。
4.側面描寫 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那就是哲爾賽島了。 烘托了人物失望、沮喪的心情。與剛上船時的心情形成鮮明的對照。(可以對照前面的一段景物描寫一并講解。“我們上了輪船,離開棧橋,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烘托出人物歡快的心情。)
5.①“我”是本文的敘事線索。文章以“我”的所見所聞所感組織材料,結構全文。②“我”又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一個有同情心、有正義感的人。“我”是菲利普夫婦丑惡靈魂的見證人,同時“我”的行為的“純真”又襯托出了菲利普夫婦行為的“丑陋”。③“我”起寄托作者感情和希望的作用。
6.從字面的人物關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親的弟弟”,意思一樣。但是從排列順序分析,最后重復“我的叔叔”,并在“叔叔”前加一“親”字,反映了“我”對處于貧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對父母親六親不認的困惑、苦悶及不滿。這是一句飽含譏諷意味的心里話。
(三)1.(1)既指大雪封門的雪堆,又暗示人與人之間的隔膜。(2)突出了天氣和環境的惡劣,為下文寫人物的兩種態度(特點)作鋪墊(或說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引出101這一人物的活動等)。
2.前一次受冷遇,后一次受歡迎。 樂于享受成果,不愿付出,趨利避害(答“麻木自私”亦可)。
3.(1)勇于抗爭(答“維護自身權益”亦可),樂于為大家著想,寬容。(2)麻木自私,冷漠,逆來順受。
4.(1)參考例子:①當晚,99號樓的住戶開會討論了三個小時,最后決定向110打電話求救。②當晚,99號樓的住戶的門被一一敲響,令人驚奇的竟是201,他不知從哪弄來了一大堆鏟雪的工具。半個小時后,雪墻消失了。③當晚,99號樓住戶開會討論到半夜,決定第二天晚上再議。幸虧老天爺幫忙,第二天一整天的太陽,使雪墻變矮了許多,人們終于可以跨過或爬進爬出了。④第二天早晨,大家正擔心怎么出入的時候,才發現雪墻消失了,樓前出現了一個大雪人,樣子像是七分微笑三分乞求似的。 (2)理由或依據:①結局符合99號樓人物特點,且文中倒數第二段有提示;②體現了一種樂觀的情感,對人們抱有希望,可視為倒數第三段情節的發展;③符合99號樓人物性格,緊接“束手無策”一句延伸,加強了小說的諷刺性;④符合101的性格,且和文中第二、倒數第二段相呼應,顯得耐人尋味。
三、作文略。